|
五年前「香港有品」由三位有心人成立。創辦人之一兼總幹事的凌葉麗嬋(Josephine)回想起來感慨無限:「最初都源自一個夢想。我們相信真正的成功,不是有錢、有地位,而是良好的品格。」在香港這個凡事講求實際的城市,推行品格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但五年來不遺餘力,總算做到了一點成績,Josephine覺得一切都值得。
高壓教女 險致終身遣憾
Josephine育有一兒一女,大女兒曾經因為父母錯誤的管教,而變得非常反叛。那時候,Josephine非常重視女兒的學業,不斷督促女兒讀書,女兒成績不好,便連連責罵。可是,這高壓的教育方式,不但不奏效,反而使女兒更加反叛,犯盡校規,刻意與父母作對。後來,女兒被趕出校,把心一橫,決定尋死。
看着女兒危坐窗邊,Josephine啞然:「我這麼愛她,為什麼竟然會令到她想死?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那一刻,她才驚覺,原來自己令到女兒很痛苦。女兒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一籃子沉重的期望和要求。
幸好,Josephine及時醒悟,挽救了女兒的生命,但她知道這並非必然。自此,Josephine便致力協助其他家庭修補關係,希望可以避免自己當天的慘劇,在任何其他家庭中再次上演。
讚賞如陽光 使人茁壯
中國人父母都篤信「慈母多敗兒」,小孩子不罵過不會學乖,但事實又是否真的如此?Josephine的經驗告訴她,事實正正相反。當年,她就是因為高壓的管教方式,導致自己差點兒失去愛女。現在,管教寬鬆了,女兒反而愛上了讀書,成為了傑出的優異生。Josephine今天可以和兒子女兒相處融洽,彷如朋友,都是靠接納、鼓勵和表揚,修補之前的傷口。
要建構和諧的家庭關係,感恩是重要的一環。「他們做得對的時候,要鼓勵,做得好的時候,要表揚,別覺得一切是理所當然。例如孩子等你回家吃飯,你懂得感恩,對他說:『真好,如果不是你等我,我便要自己獨個吃飯了。』他被表揚了,以後就會覺得等你是值得的了。」在中國人父母耳中聽起來,可能是天方夜譚,父母竟然要對小孩說謝謝?但必須如此,才可和小孩達成有意義和平等的溝通。感恩文化背後要求的,其實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尊重。
Josephine鼓勵父母多讚賞小孩,一旦有機會,便表達感恩。她說:「讚賞就像陽光,力量會跟著陽光去長的。」她從不強迫父母一定要怎樣,只是讓父母知道,感恩和不感恩,兩者之間後果上的分別。「例如,你讚孩子『今天你吃飯很乾淨呢!』她看到自己飯碗裡面還有兩、三粒,便會扒得更乾淨。相反,如果你說『餐餐都吃成這樣,真沒用,浪費米飯!』,孩子會覺得『我已經很努力啊,你的飯不好吃嘛!』,甚至賭氣不吃。」Josephine沒明言要父母選哪一條路,但相信沒一個父母真心享受罵小孩,都只希望孩子長大得快快樂樂。
感恩不忘保持理性
然而,感恩亦不代表不去表達不滿,只是我們必須先從多角度反思一件事情,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道理,再用溫婉的方式表達, 而不是把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Josephine舉例:「我在電腦方面不在行,經常要請教兒子。有一次,我電腦出了問題,我找兒子修理,著他教我步驟,兒子卻示意我別說話。我一時情急,衝口而出:『我只是不想以後再麻煩你而已,我知道我笨!』他竟一言不發,回了自己房間,拋下了我。」
「翌日,我主動找他和好,他卻跟我說:『我從沒說過你笨,你冤枉我!』我才知道我那天的晦氣話傷了他的心。我辯護:『但我真的很生氣嘛!』他便說了一句我很深刻的話:『是不是生氣便等於可以罵人?』那一下,我呆住了。對,原來生氣,不等於可以罵人。」
感恩不代表不去爭取、或者摒棄理性,反而代表我們更應在過程中多使用批判思考,不要受情緒支配。如果在反思過後,發覺孩子是有道理的話,便應道歉。在表達自己的時候,多點考慮對方立場,不要忘記包容和尊重。
改變社會 從家庭開始
香港有品的調查發現五成的港人教仔都靠罵,顯示很多人成長過程中,家庭環境都缺乏感恩文化,所以香港投訴文化猖獗,其實最自然不過。Josephine慨嘆現今社會連幼稚園學生都投訴老師:「如果一個人常活在不合理的期望?面,他永遠都會覺得全世界都欠了他,時常充滿怨憤。」
然而,Josephine亦深知道,這並非是新一代年輕人的問題,歸根究底,是整個社會風氣的扭曲:「現在年輕人濫藥、援交,有人高呼道德淪亡,但其實他們只是在遵從社會灌輸的價值觀,所以我們要從社會氣氛著手。」因此,Josephine時常不懈地到訪不同地區,舉辦講座和成立小組接觸父母,希望一小步一小步改變社會風氣。「雖然現在我們的力量很小,但我希望每一次的講座,都會感動到一些人從自己的家開始改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