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語文閱讀 |
|
Phonics VS IPA 學英文要「鬥拼」
說得一口流利兼且没有港式口音的英語,是大部分香港家長為子女學習英文定下的終極目標之一。現時家長紛紛安排子女學習phonics(英文拼音)及IPA(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國際音標),希望助子女打好英語基礎,然而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 Phonics生動易學但有機會讀錯,IPA語音精準但要查字典,令家長選擇時大傷腦筋。英語專家莫Auntie和Derek為大家深入剖析兩者的利弊。
流利英語 從家庭開始
要學好英文,不能只靠學校或補習班,家長的責任最為重要。曾任英文老師和麗的電視台英文台總監的「星級媽媽」、莫文蔚(Karen)母親莫Auntie(莫何敏儀),推崇學phonics助串字、發音,在莫文蔚和哥哥莫理斯(Trevor)幼時,已教導他們phonics,打好英語基礎,更將英語學習融入生活之中。
Karen兩兄妹自幼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分別入讀女拔和男拔,又先後被選為「香港傑出學生」;兩兄妹其後更分別入讀英國劍橋大學和倫敦大學,而莫文蔚更精通中、英、法、意四國語言,莫Auntie和莫Uncle(莫天賜)居功至偉。以下是莫Auntie培育出「劍橋男孩」「倫大女孩」的要訣,家長可以借鏡。
莫家4招學英文
1. 拒聘菲傭
莫Auntie認為,雖然不少菲傭的學歷高,但英語發音不地道,為免菲傭向子女「灌輸」不正確的英語,莫家只聘請本地傭工。莫Auntie教路,如家中有年幼子女,又聘請了外傭,可要求外傭以廣東話溝通,杜絕「潛移默化」學壞英語。
2. 營造輕鬆英文語境
要學習外語,最重要是多聽、多講,莫Auntie指出要在家中營造出「容易吸收英文的學習環境」,令小朋友可以隨時隨地接觸英語,「最簡單的方法是播英文卡通DVD,平日看電視不要看中文台,長時間開著英文台,媽媽可以陪仔女一齊看,慢慢吸收英文。」
3.父母偶爾以英語交談
小朋友愛模仿父母言行,莫Auntie認為父母可以在家中以英語交談,但毋限制全英語對話,「我和莫Uncle有默契,久不久說一、兩句完整的英文,把英文自然融入生活中,令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多聽、多講,又不會感到壓力。」
4. 牀頭講英語故事
不少家長會在子女睡前講故事,莫Auntie以往就經常說英語故事給女兒聽。莫文蔚在小學時參加英詩朗誦,因為表情豐富說話生動而勝出,令她愛上英文,所以莫Auntie建議家長多讀英語故事。
晚餐溝通促進親子關係
莫Auntie和莫Uncle年輕時已身居要職,但每日依然會花不少時間與子女共處,並會為他們訂下作息時間表,令Trevor和Karen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不會因為父母工作忙而變成「無王管」。
「我以前無論有幾多應酬,都要回家跟Trevor和Karen食晚飯。一家人一面食飯,一面講當日發生的事。」晚飯中的親子溝通和互動,莫Auntie會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所以絕不會看電視分散注意力。莫Auntie憶述,飯後會有「Bond媽咪時間」(親子聯繫時間),一家人玩玩遊戲,增加了解和促進感情。
學Phonics 識「串」懂「讀」增信心
近年不少幼稚園將phonics納入課程,但更多父母等不及子女上幼稚園,已安排他們學習phonics。致力推動英語教學的莫Auntie,學生時期跟隨學校的意大利藉修女學習phonics,加上愛聽麗的呼聲的「西婦說故事」環節,訓練英文聆聽和會話能力,結困一生受用。因此莫Auntie曾出版英語拼咅教材,希望可令phonics更為普及,並將收益捐作慈善用途。
三文治、白切雞學英文
莫Auntie認為教拼音最重要是生動有趣,令小朋友產生興趣,故此創作了不少特別的方法,例如她設計了卡通人物「青BB」和兩隻怪獸,編成英文故事,透過卡通和故事令小朋友更易理解phonics。
莫Auntie更自創「三文治式拼音」,將英文生字化作「三文治」,字首和字尾為麵包,字的中間為餡料。「先教小朋友二十六個字母的發音,以及a、e、i、o、u五個響音的發音,然後以響音做餡料,其他字母做麵包,例如cat、bat、mat等等,輕輕鬆鬆將三個部分拼合來學習,之後可以拼更加複習的生字。」
此外,莫Auntie又創下「白切雞串字法」,將英文詞彙按讀音「斬件」,協助串字和默寫。至於兩隻怪獸的出現,則代表有例外情況,不適用phonics拼讀。
英國小學教「原音拼合法」(Synthetic phonics)
現時坊間的phonics教材和課程,主要可分「自然發音法」(phonics)和「原音拼合法」(synthetic phonics)。「自然發音法」是先教授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的發音,然後教字首和字尾子音、長和短母音,以及複合子音的發音,目標是令學習者可以看到英文字的字母排列,即可讀出生字的發音,或聽到英文單字的發音就能拼出其英文子母。
被英國當局納入為小學英語課程的「原音拼合法」,則將每個英文字母和某些既的字母組合的發音分為四十四個原音(pure sounds),例如B的原音是Buh、M是Mm、C要發出Cuh音,同時教授原音和拼音拼合和切割的技巧,從而拼讀出英文詞彙的讀音。而「原音拼合法」更有教授朗讀的拼合技巧、拼字寫字時訓練「切割」的技巧,改善小朋友朗讀英語的流暢性和連貫性,特點是教學時配合相關程度的故事內容和練習,以鞏固小朋友的英語能力,有系統地貫通聽、說、讀、寫四個範疇。
原音拼音法是什麼?
每個英文字母和某些既定的字母組合的發音(例如‘a’,‘i’,‘ch’,‘th’和‘se’等),分別分為四十四個原音(pure sounds),這些原音有其純正的發音,而英語詞彙的發音就是由一個或以上的原音組合而成。只要在牛津RWI英語課程學會這44個原音的發音,然後以拼合分拆(blending and segmenting)的方法分析出每個單字的讀音,久而久之孩子便會懂得讀出大部分英文詞彙的讀音。
原音拼音法的課程 - 牛津RWI英語課程
自2006年9月起,英國教育部規定將原音拼合法納入學校的英語課程後,坊間隨即衍生出不少拼音學習法,其中在英國已有超過3000間學校正採用RWI英語課程(Read Write Inc.),當中一項英國研究顯示RWI英語課程有助非英語為母語的學生提升英文水平,有見及此,在港亦已有一些小學開始採用此課程。
透過RWI英語課程,孩子學懂原音拼合法後,便可輕易根據每個生字的串法而拼出正確讀音,亦可以憑著讀音拼出生字串法,使他們不用再因專注讀音而忽略了解該詞彙的含意。隨著閱讀的英文書籍越多,學到的詞彙自然會越多,孩子深入了解課文的內容後,便能啟發他們的思維能力。及後,他們會利用這些已學會的詞彙來寫作句子和一些簡單的文章,先由簡單的寫作技巧開始,以至發展到創意寫作,使他們掌握到英語運用的技巧。
課程特點:
1) 小組形式活動,加強溝通技巧
2) 課程編制以能力為主導
3) 以拼音貫通聽、說、讀、寫,全面提升英語能力
原音拼音法的不足之處
和phonics一樣,我們不能使用原音拼音法(Synthetic phonics)來拼讀所有英文詞語,約有20%的詞彙有著例外的清況,並不適合用原音拼音法來拼讀,如果強行拼讀的話則有讀錯的可能,於是牛津RWI英語課程將這些詞彙歸納為Red words(可拼讀的英文則稱為Green words),面對Red words的唯一方法就是死記硬背。
此外,原音拼音法並未設有重音(Stress form)教學,與標明了重音、弱音及懶音的IPA相比,精確度明顯有所不足,有見及此,在RWI課程中使用的所有故事書內,特別在書的前半部分列出了一些常見字,註明這些字哪部分為重音,並會在課程中額外教授輕音及重音,以解決學生輕重音不分的問題。
學Phonics 小心誤墮英文「陷阱」
王太的女兒Joey入讀K1前學習phonics,半年內學懂了約一百個英文詞彙,令王太歡喜若狂。不過,Joey在K2時參加校內英文話劇《灰姑娘》演出,王太教她背台詞,卻發現女兒讀英文對白並不流暢,儼如逐個字讀出來一樣,一些英文字如neither、uniform等,均有拼錯音的情況。
Joey的情況並不是單一例子,Derek的兒子在學習IPA前,亦有類似情況,他歸咎於兒子使用phonics拼讀才會出錯,並指出學習phonics的「盲點」。
1. 讀錯音
學習phonics,的確可以按照英文字串法,拼出讀音,但並非百發百中,因為部分字母在某些生字中會發音,但在另一些生字中卻不會發音,故看串法估讀音並非萬試萬靈。例如horse和hour,兩個生字的首兩個字母相同,但讀horse時會發h音,而讀hour時,卻不會發h音;另一個例子island,如直接看字照讀,會讀成is land,但原來s是不發音的。
2. 串錯字
英文字有同音字,例如f和ph均發同一個音,故此小朋友在聽讀音串字時,有機會出現串錯字的情況。例如graph錯誤串成graf、將sausage串成sawsage。加上不少英文生字有相同發音,例如where和wear,here和hear,如果默書時只聽發音,不理解句子意思,隨時會寫錯字。
3. 分不清強弱音
英文與普通話一樣,有輕重音,如單靠phonics學英語發音,或未能讀出正確讀音。以cupboard為例,cup為強音(strong form),board為弱音(weak form),甚至是懶音,故讀出時要輕而快。由於英語會話講求流暢性,尤其生字和助語詞會有連貫,隨時會變成弱音,所以不能逐個生字讀出。
多聽多讀「盲點」有得救
Phonics對於幼兒或初學英語者有幫助,可令他們較容易掌握讀音和串字,打好基礎和培育自信的第一步。
莫Auntie提醒家長,要留意英語千變萬化,並無法則可言,故此小朋友學英文還是要多聽多看「雖然某些情況phonics會撞板,但無所謂,記住要從錯誤中學習,錯得一、兩次,就會記住,不會再錯。」
學IPA識讀音 全球認受
不少家長將phonics和IPA混為一談,其實兩者大為不同。Phonics是英文字串法和讀音之間的關係,國際語音學導師Derek Kwok更認為,phonics較適用於以英語為母語的小孩,作為閱讀認知輔助;而IPA(國際音標)則是根據符號注音(phonetic Symbols) 學習英文詞彙的讀音,絕非「估估下」。
要學IPA,首先要認識符號注音中的響音(Vowels)和輔音(Consonants),然後透過字典上的符號注音學習英文詞彙的讀音,避免看字母估讀音可能產生的錯誤,「字典還會標明重音、弱音定懶音,好清楚,又有英、美讀法的音標,可以同時學兩種口音。」
電腦軟件助查字典
不過,學IPA一定要查字典,令不少大人和小朋友卻步。Derek認為有關想法已經落伍,因為如朗文等大機構出版的字典,均附有電腦光碟,將查字典的時間大幅減少至一、兩秒,並且具備真人發聲功能,小朋友可以準確學習讀音;而且利用電視或電腦作學習媒介,可增加學習趣味。
Derek指出,準確讀出英文生字並不代表說得一口流利英語,因為說英語要有節奏、連音等變化,故此IPA課程一般會同時教授語音學(Phonetics),提升英語話的流暢性,包括學習英文語句中的強弱及重音、連音和變音等技巧。
發聲書練聆聽能力
Derek的兒子曾在幼稚園學習phonics,其後他亦教兒子IPA,設計不同的遊戲如鼓勵兒子自行製作圖文並茂的IPA筆記、與電腦光碟鬥快讀出正確讀音等,增加兒子「查」字典的興趣;又到圖書館借發聲英文書(audio book)如《哈利波特》,訓練兒子聆聽能力和增加學習英文的動力。
Derek表示,兒子在K3時應考劍橋小學英語考試的Starters及Movers,均取得十五個盾滿分的佳績;小一再接再厲考Flyer,同樣獲得十五個盾滿分。Derek鼓勵家長先學IPA,然後回家教導子女。
專家建議 先Phonics後IPA
有家長認為phonics與IPA各有利弊,感到難以選擇,但有學者認為兩種學習方法没有衝突,phonics「漏洞」更可透過IPA彌補,故此不妨先學習phonics,其後才學習IPA,互補不足。
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副教授李潔冰指出,IPA的符號注音對於年幼的小朋友而言過於抽象,未必能好好掌握,而phonics則較容易理解,幼稚園學生已可以學習。
英文半桶水 家長忌教phonics
李潔冰認為,教授phonics的導師不一定要選擇以英文為母語的人士,「他們(以英文為母語人士)未必明白芋些發音對香港小朋友比較困難,因為廣東話無類似的發音。」但她提醒家長如自己英語水平一般,不宜自行教授子女phonics。李潔冰又表示,小朋友學習phonics可以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掌握基本閱讀技巧,但英文詞彙有大量「例外」,利用phonics拼讀音和串字並非一定準確,故小朋友在學習phonics後,可以學習IPA,解釋「例外」詞彙,達致相輔相成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