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升小選校策略 |
|
官津小學憑運氣靠派位
本港的小學分為四大類別:官立、津貼、直接資助和私立,前兩者受教育局「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所管理,將全港分為36個校網,並以「就近入學」為原則分配學額。直資和私立小學則享有自行收生權,一般家長為提高子女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通常會作兩手準備,既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同時替子女報考多間直資或私小,期望以漁翁撒網方式,盡攬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如家長的心水之選是區內的官津小學,宜先清楚了解教育局的派位辦法,避免因錯誤填報表格,或計錯分數而打亂獲派心儀學校的機會。「小一入學統籌辦法」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階段,每所小學都可預留一半學額作「自行分配學位」,餘下一半由教育局利用電腦進行「統一派位」。
「自行分配」可跨界
「自行分配學位」不受校網限制,家長可向任何一所官立或津貼小學遞交申請表,如申請人屬於「世襲生」,即有兄/姊在該小學就讀,或父/母在該小學就職的申請人必獲取錄。
餘下學額便依據「計分辦法準則」,按分數取錄。
「統一派位」有錦囊
倘若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獲得學位,申請人可參加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基於公平原則,所有申請人均獲電腦分配一個「隨機編號」,編號較前的愈早獲派位,反之愈遲才獲派位。換言之,小朋友能否獲派第一志願學校,多有運氣成份,不過,只要家長填寫選校表格得宜,還是可提高「中籤」機會。
甚麼時候漏空選擇、甚麼時候應填滿選擇,都可能左右電腦派位。例如,一般家長常犯的錯誤是,在申請表上甲、乙兩部重複填選某一間小學,其餘「漏空」不填,一廂情願以為這樣獲派機會將提高,但事實卻弄巧成拙。電腦派位程序是「有位才派」,並非因家長多填幾次就可獲派位。
幼師意見助選校
我們建議家長填報選校表格後,交給子女就讀的幼稚園老師過目,聽取她們的專業意見,也讓她們評估該些選擇是否適合小朋友的性格發展。
「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日期是今年10月初,家長應將填妥的小一入學申請表在指定日期直接交回任何一所官立或津貼小學,但須注意若同時向多於一所官立或津貼小學遞交申請,其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申請將會作廢。
如家長的心水之選是直資或私立小學,就須自行向校方提出申請,一般直資和私小在每年五月開始舉辦招生簡介會。值得留意是,凡獲直接資助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該類學校的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已獲私立小學取錄而仍繼續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人名單,將在2012年6月統一派位結果公布前,送交有關私立小學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