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領航新媒體時代 打造傳理實戰新星

課程推介
Image

2020年已來臨,新媒體技術普及並發揮得淋漓盡致,人人皆可化身網絡KOL,對各項資訊內容進行即時互動。處身科技變革時代,傳媒工作者該如何增值發展?香港浸會大學(下稱浸大)傳理學院五十一年來領航突破性教研工作,培育無數傑出校友。學院現設多個修課式碩士學位課程,分別涵蓋傳媒管理、傳理學、人工智能與數碼媒體、國際新聞、電影電視,為管理者傳授專門知識,同時針對非傳播背景人士,致力打造各界實戰型新星。

明辨真假新聞 傳播教育日益重要

傳統媒體移師網絡和電子平台早已非新事,浸大傳理學院傳理學碩士課程主任、傳理學院研究式課程委員會主席郭中實教授對此持審慎樂觀的看法。「這模式轉移並不壞,從前觀眾走向新聞,今天新聞走向觀眾。讀者群擴大,不止多了新聞從業員,多媒體工作者、資訊信息量跟廣告的投入總值也大大增加。」不過,他提到新聞碎片化及分眾現象,或致讀者接觸面下降,意味個人未感興趣的內容,再難以被看到。

浸大傳理學院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課程主任、新聞與社會研究所總監李文教授同樣認為,新科技便利觀眾接觸媒體內容,促使新聞界急速發展。須留意是,由於大量消息來源湧現,讀者如何明辨真假是一門學問。「正因任何人都要靠專業技巧和知識查核、驗證,新聞及傳播教育的把關日益重要。」

糅合新舊技能 數據記者炙手可熱

貴為新聞寫作專家,郭中實指現今世界求快、求量,雖說沒以往重視文筆,但具質素的深度文章總有市場,如分析性、評論性、調查性,甚至傳統報道文學等。「從業員須打好寫作基礎,再以人工智能、數據分析等新科技輔助,各類媒體寫作前景仍然亮麗。除了科技範疇,健康和環境內容長遠將更為普及,值得行內新人關注。」

李文亦認同,在香港以外,內地和國際媒體均廣泛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處理以數據為主的新聞,如財經、天氣、體育等內容文采要求不高,利用軟件模式反而更高效準確。「懂得糅合新科技與新聞,是炙手可熱、能換取優厚待遇的專業技能,大小媒體機構都在四處尋求數據記者(data journalist)。當然,像調查式新聞般深入的範疇,傳統記者仍有莫大需求。」

跨學科成大勢 媒體管理營商兼得

具有豐富國際傳媒管理經驗的李文指,傳媒管理者現時面臨震撼挑戰,非過去能夠預計。「不少高層從事內容出身,如今跟不上科技變化,又不諳自己產品的獨特性,受眾都跑到別的平台去。從業員過往只要精通一門技能,便能穩步上揚;置身於今天瞬息萬變的大環境,管理者必須全面裝備專門知識,方有機會在芸芸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

為回應媒體管理者對商業知識之需求,浸大傳理學院聯同商學院合辦「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Master of Social Sciences in Media Management)課程,圍繞媒體行業,結合大眾傳播及商業管理技巧,其中包括「傳媒管理入門」、「環球營銷策略」、「企業財務管理」及「策略管理與商業政策」等必修科目。學員還可在數十個選修科中,按自身興趣另修五科,或以專業研討會和畢業課題報告,代替其中一門選修科。

大中華地區及全球傳播產業發展迅猛,為傳媒以外很多工種帶來衝擊。李文明言,此課程整合了校內兩大優秀學院的特點,讓學員了解媒體市場的最新發展,兼懂得化危為機。「不管是公司高層、中層,或初出茅廬的新人,欲在商業社會站穩住腳,必須對媒體市場具前瞻觸角、視野和策略,不能空談。」

數碼媒體盛行 傳理學富人文情懷

新媒體市場變幻莫測,浸大傳理學院持續改良教學課程及新增學科。始辦於2018-19學年,並由理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協辦的「人工智能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Masterof Science in AI and Digital Media)設有各科目類別,銜接科目「數據科學編程基礎」、核心科目「數碼媒體中的人工智能」、專業選修科目「大數據管理與分析」及自由選修科目「計算新聞學」等,供來自理工、傳媒或其他行業人士報讀。學員可按自身背景,彈性編制學習計畫。

郭中實直言,學院因應社會趨勢調整碩士課程內容,惟核心價值永遠不能變。「大數據、人工智能確實是大方向,盲目跟隨商業浪潮走,卻很不明智。外面世界着重新科技,但相對輕視新聞工作的倫理道德、人文情懷、文字根底。在浸大傳理學院,這些要素都不可動搖。」學院皇牌「傳理學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 in Communication)正正保持人文色彩,強調全人發展。除傳播學理論基礎或研究方法外,還設大量跟現實市場直接相關的科目供學員選修,如「廣告管理」、「公關多媒體寫作」、「中國互聯網概論」、「傳媒專業社交網絡運用」及「新媒體設計與傳播」等。課程重點從個人、組識和社會層面出發,集中探討兩岸三地傳播模式,並關注媒體科技轉變如何影響各方。

多次海外交流 碩士校友投身名企

浸大傳理學院碩士課程每位教師皆具備一級傳媒、公關及廣告管理經驗和網絡,日前還邀得廣播新聞界傑出傳理人趙應春回母校貢獻。至於學院軟硬件設施,學員可盡享頂級影像器材、攝影棚、演播室、各類電腦設備及高階配套。

學員關心的交流機會多彩多姿,考察地方包括台灣、以色列、東亞及東南亞、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等地,亦包括本港媒體機構。李文笑言,學員並非隨團玩樂,而是密集走訪主要大學、大型傳媒、初創科技公司,跟當地師生及集團職員交流知識文化之餘,繼續在外上課學習。「我們也定期安排國際企業龍頭資深人士,親臨學院傳授行內新知,跟師生上下大談媒體品牌管理經驗。」

兩位教授均表示,浸大新聞系碩士課程特別歡迎理工科或工商管理本科畢業生,亦鼓勵人文、社科、廣告、公關或其他行業新人報讀,不一定持有新聞背景。「我們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班上總是產生良性火花,互相熱烈交流。很欣慰畢業生去向甚廣,現時他們多任職名企,如華為、大疆創新、騰訊、阿里巴巴等等,口碑載道,也有年輕畢業生加入初創企業,自學程式編寫,順利另闢傳播新路向。」

國際新聞持續大熱 影視出路廣泛專業

其餘三個碩士課程分別圍繞國際新聞、製片管理及數碼媒體藝術製作。「國際新聞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Studies)適合欲在國際及財經新聞大展拳腳者,必修科為「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或「國際新聞體系比較概論」、「多媒體新聞工作坊」、「國際新聞與專題寫作」、「進階國際新聞採訪報道」及「新聞法與職業操守」。此課程主要為現職或準新聞從業員培養國際政治文化、紮實的語言基礎,以及運用新媒體工具之知識。

電影電視方面,「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Master of Arts in Producing for Film, Television and New-Media)旨在培育擅長走位的影視營運及製片管理人才,學員一年便能完成全日制學位。如偏好數碼媒體藝術製作,電影學院開辦的三年全日制「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Master of Fine Arts in Film,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會更合適。經精細遴選後,學員將接受最高階的新媒體和影視製作訓練,內容涵蓋故事創作、影評、美學及數碼媒體探索等,另須完成自創畢業作品。

郭中實還提到, 科目共享(course sharing)乃傳理學院一大特色,學生可選讀別系部分的課。各大課程已接受申請,欲成為浸大碩士級傳理人,現在就是良機。

課程小檔案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課程:傳媒管理社會科學碩士(一年全日制/兩年兼讀制)
網址:http://comd.hkbu.edu.hk/masters/zh-hant/mmgt.html
查詢:(852) 3411 8158
電郵:media@hkbu.edu.hk

課程:傳理學文學碩士(一年全日制/兩年兼讀制)
網址:http://comd.hkbu.edu.hk/masters/zh-hant/macomm.html
查詢:(852) 3411 7367
電郵:macomm@hkbu.edu.hk

課程:人工智能與數碼媒體理學碩士(一年全日制/兩年兼讀制)
網址:http://comd.hkbu.edu.hk/masters/zh-hant/aidm
查詢:(852) 3411 8123
電郵:aidm@hkbu.edu.hk

課程:國際新聞文學碩士(一年全日制/兩年兼讀制)
網址:http://comd.hkbu.edu.hk/masters/zh-hant/maijs.html
查詢:(852) 3411 2545
電郵:maijs@hkbu.edu.hk

課程:影視與新媒體製片管理文學碩士(一年全日制)
網址:http://comd.hkbu.edu.hk/masters/zh-hant/maftnm.html
查詢:(852) 3411 8002
電郵:maproducing@hkbu.edu.hk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

課程:電影電視與數碼媒體藝術(製作)碩士學位課程(三年全日制)
網址:http://af.hkbu.edu.hk/tc/mfa-introduction
查詢:(852) 3411 7479
電郵:afmfa@hkbu.edu.hk

(以上資料由浸大傳理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