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佩怡推助養珊瑚BB 盼人與海洋reconnect

Feature
Image

《海底奇兵》裏的小丑魚MO 仔和爸爸,還有同伴多莉經常在珊瑚群中穿梭,令觀看者認識到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共生關係。為讓更多人關注珊瑚保育及海洋生態,現職中大生命科學學院講師的香港珊瑚專家崔佩怡(Apple)開展助養珊瑚BB 計畫,藉以令公眾和大海產生情感連結——通過認識海洋生物多樣性,從而反思個人生活習慣,同心保育海洋生物,讓牠們得以存活及孕育下一代。

Apple 一直與海洋作伴,自幼便隨家人到海灘或海岸公園,對大海毫不陌生。「加上父母經常帶我出海釣魚,或多或少都有種狩獵心態,期待每次都能成功釣到魚,晚餐可以『加餸』。」

直到她開始接觸浮潛,令她對海洋有更深的認識,「原來這個『神秘領域』有很多我從未見過的面貌,和我的想像不同,令我對海底世界更加好奇。」後來她考到潛水牌,終於可以潛到水底一探究竟。「我看到很多不同品種的海洋生物,且有一群魚在我身邊游過,感覺非常震撼。」

被生物共生吸引 開展修復計畫

海洋孕育多種生物,Apple 偏偏注意到毫不起眼的珊瑚,且被牠深深吸引。「我曾到東坪洲海岸公園潛水,看到完整的珊瑚群落,不同品種的魚在牠身邊穿梭,整個畫面非常美麗。」

眾多珊瑚之中,她最喜歡蜂巢珊瑚,「珊瑚蟲在無性繁殖過程中,會一變二、二變四地分裂,且變出不同形狀。我有幸看過一次牠變成完整的心形,這有別於一般人對珊瑚都是硬生生的印象。」

看過珊瑚及海洋生物共生的畫面,Apple 希望保育珊瑚,使牠在生態系統中,繼續擔當維持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角色。「隨着氣候改變、海洋水位上升,近年亦有大堡礁出現白化等情況,於是我開始探討全球暖化為珊瑚帶來的影響,並通過研究預計牠們未來的存活情況。」

實踐保育理念 外展活動擴至校園

除了埋首研究外,Apple 更於2018 年創立珊瑚學院,通過講座與人分享珊瑚及海洋的訊息、實踐保育珊瑚的想法。「最初參與者都是以潛水人士為主,慢慢吸引更多有心了解但不太認識珊瑚的人士參與,更有參加者提出想投入保育珊瑚的工作。」

她和研究團隊開辦外展計畫,透過修復珊瑚,增加牠們在海洋的存活機會,同時亦讓大眾參與培育珊瑚BB。「參加者會先到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的育養珊瑚的養殖場,了解計畫的理念及做法。他們可以揀選自己喜歡的珊瑚品種,利用特別的膠水將珊瑚BB 黏在有標記號碼的底座上,我們會定時監察及檢視珊瑚BB 的成長進度。」

除了讓有興趣的公眾參與其中,Apple 也希望將保育的理念傳遞給學生,於是開展全港首個由中大生命科學學院主辦、漁護署合辦的「育養珊瑚校園計畫」。「我們於參與計畫的中學校園設置珊瑚缸,讓中學生學習育養珊瑚BB,他們須每周監察缸內的水質、定時換水及觀察珊瑚BB 的生長情況。」

本來學院安排計畫的參與者、中學生和研究員一同出海放回珊瑚BB,惟因疫情嚴峻不得不延期。「現階段讓珊瑚BB 待在養殖場多一段時間,等疫情放緩再讓牠們回到野外生活吧。」

成功存活自行繁殖 完成生命周期

研究團隊在舉辦助養計畫前,經過無數次的資料搜集及研究,包括如何培植珊瑚、尋找適合品種、選擇放回地方等,Apple 亦曾到日本學習養殖珊瑚的方法,「我們希望參與者能體驗成功修復及育養珊瑚BB 的過程。」

修復計畫以不傷害珊瑚為大原則,故Apple 和研究團隊須根據珊瑚的繁殖特性,收集珊瑚掉落的碎塊(無性繁殖),或待珊瑚生蛋(有性繁殖),取得牠們的卵子和精子,帶回養殖場育養。進行修復工作一點都不容易,特別是要取珊瑚的卵子和精子,「珊瑚每年只會生蛋一次,加上颱風季節不能出海收集,這都增加了修復工作的難度。」

收集困難,養殖又是另一種挑戰。經Apple 的研究發現,育養珊瑚的年期太短,會影響牠們在海洋的存活率。「我們曾試過將養殖三個月的珊瑚BB放回海洋,但牠們的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一。」於是團隊決定將養殖時間拉長至兩年,並監察牠的成長情況,「珊瑚不但能在野外存活且生長良好,我們去年更發現首次由珊瑚卵開始培育的珊瑚,已開始有性繁殖,完成一次生命周期。」

水底VR 360 影片 觀察珊瑚BB 成長

Apple 喜見珊瑚能在野外存活及成長,且令參與者和海洋產生情感連結,是整個計畫的目標,亦是她的心願。「最初他們對珊瑚毫不認識,到後來主動關心珊瑚的成長進程,更有學生立志學潛水,期望有天能潛到海底,觀察自己曾養殖的珊瑚BB 的存活情況。」

疫症襲港大半年,令助養計畫及校園活動不得不暫停。Apple 及研究團隊也利用這段時間,思索學院的未來動向。「以往參與者只能被動地獲得珊瑚BB 的資訊,我們決定將檢視珊瑚生長的情況拍成360 度影片,讓不諳潛水的助養者也有置身水底的VR 體驗,觀察珊瑚BB 的成長。」

她深明要提高公眾對海洋的關注比陸地更困難,「始終海洋變化不像陸地出現的狀況明顯,一般人難以聯想海底的情況。」她希望通過環境教育、助養珊瑚計畫等外展活動,讓公眾思考海洋與人的關係。「在我們品嘗每條魚或海產之前,至少知道是怎樣的生態系統孕育海洋生物。」

作為愛護海洋的人,Apple 提醒大眾應審視個人日常習慣,減少使用難以分解及即用即棄的物料如塑膠,減低對海洋的影響。「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從生活做起,保護我們的大海、珊瑚及其他海洋生物,令生態系統得以持續運作。」

邊度可以搵到珊瑚?

據漁護署的資料顯示,零散的珊瑚群落散布在香港及離島的淺水岩石岸;香港東邊水域有天然屏障保護,且不受珠江淡水流影響,孕育了豐富的珊瑚群落。Apple 指,「事實上,香港除了海岸公園,東北面以及西貢等地都是珊瑚覆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