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鷹發燒友風雨不改 記錄「鷹姿」十三載

Learning Life
Image

教科書描述香港的形容詞,總是離不開「地小人多」,但原來「地小麻鷹多」同樣適合,因為這裏是全球麻鷹密度最高的城市,最高峰一年試過有近千五隻麻鷹在港的記錄。陳佳瑋(Peter)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卻已有十三年在本港以至海外觀察麻鷹的經驗,從學生時代到現時踏足社會從未間斷。不過,在鳥攝界縱橫多年的Peter,不忿有龍友為追求效果,破壞雀鳥原本的生活環境,「人與自然生物要保持一定距離,避免過多人為干預,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Peter 是facebook 專頁「我的麻鷹手記」的版主,不時會將自己拍攝到的麻鷹照片上載到專頁,與其他麻鷹愛好者分享,更新次數頻密。然而,這並非其主業,他正職從事冷氣工程,只是利用公餘時間觀察及記錄麻鷹。「幸好我家鄰近其中一個麻鷹棲息地──馬己仙峽,所以在家附近就會看到不少麻鷹。」

鑽研麻鷹習性成猛禽專家

Peter 笑稱,他對麻鷹產生興趣的故事,要由中學時期開始說起:「我中學時參加攝影學會,當時以拍攝人像為主。後來,我覺得拍攝靜態影像不太吸引,決定改拍動態照。」於是,他購買長鏡及望遠鏡,提升器材的規格,拍攝雀鳥的動態。「我最初主要到香港公園等市區公園拍攝,大約兩年後發覺市區的雀鳥不太威猛,希望拍攝到麻鷹,便改去郊區。」

為掌握本港麻鷹的動態及相關知識,Peter 在2008年加入香港觀鳥會麻鷹研究組,「當年11 月,剛加入研究組不久的我被安排到馬己仙峽,記錄麻鷹的數量。」多年來,他鑽研麻鷹在內等不同猛禽的習性,現在已成為這方面的「百科全書」。

繁殖期每周觀察兩三次

Peter 成為麻鷹研究組會員後,每月要進行一次雀鳥調查;繁殖期要點算巢穴數量。他指以上工作純粹義務性質,但都樂此不彼、風雨不改堅持了十三年。由於其住所鄰近麻鷹棲息地,所以他不時會趁上班前或下班後的空檔前往觀察。

「麻鷹的整個繁殖過程是由求偶、尋找樹枝建築巢穴、交配、生蛋、餵食幼鳥,直到牠們成功飛出巢穴,約在每年12 月尾至翌年6 月發生。我在這段時期,每星期會觀察麻鷹兩至三次,非繁殖期則每星期一次。」Peter 憑着每隻麻鷹獨特的外貌特徵,成功認出十多隻並為牠們命名。「小鷹」是他最先取名的麻鷹,「牠是本港約三百隻全年留在香港生活的麻鷹之一,早在2007 年,我便發現『小鷹』在我家附近生活,而且經常停留在某個固定位置。」不過,我們難以單憑肉眼發現每隻麻鷹的差別,Peter 解釋,他從麻鷹羽毛上的斑紋或身體缺陷等來辨認,「例如『小鷹』有一節翼毛變形,明顯與其他麻鷹不同。」

「大麻」是另一隻被Peter 取名的麻鷹,牠是「小鷹」的伴侶,「我在2009 年發現牠們在築巢,因為猛禽的雌性體型較大,雄性較細小,所以我將大的那隻叫做『大麻』,而小的那隻就叫『小鷹』。」他說自己多年來見證牠們的生活,包括先後孕育出十一個「孩子」。

帶領台灣學術團隊來港考察

除了觀察日子最長的「大麻」與「小鷹」,Peter 還認出包括「毛斑」、「金囡」、「波子」、「白斑」等十多隻麻鷹。他透露一個關於麻鷹的有趣習性:「幼鳥出生後兩個月便要離開父母,展開獨立新生活,否則牠們可能會趕走父母,霸佔巢穴。」

Peter 開設的facebook 專頁「我的麻鷹手記」,是有關猛禽資訊及日常麻鷹觀察記錄的平台,「其實最初成立專頁的目的,是想放我在觀鳥會月報的投稿。」現在,他經常在專頁上載持續追蹤的麻鷹相片,並附上文字,繪影繪聲描述其觀察經歷,讓讀者好像跟他一樣親歷其境。

作為業餘麻鷹愛好者,Peter 的觀察心得亦得到學術團隊的肯定。2015 年,他帶領台灣屏東科技大學的野生動物研究所成員,到本港多個麻鷹聚居地考察。談到與他們結緣的經過,他說:「很多年前,自己第一次到台灣旅行,其中一個行程便是拜訪該研究所,希望了解當地的麻鷹生態。他們帶我去當地麻鷹聚居地考察,翌年他們來港,換我帶他們考察。」

麻鷹背向維港睡覺避光綫噪音

Peter 的住所鄰近馬己仙峽,「大麻」與「小鷹」也是在那裏發現。「馬己仙峽是一個碗形山谷,前臨水塘,面向香港仔、黃竹坑,背向維多利亞港。麻鷹天光起身,就會飛到南丫島或蒲台島等地方覓食。」他指麻鷹很聰明,晚上回到棲息處,懂得選擇背向維港睡覺,以避開光綫及噪音。

茂密樹林是麻鷹的理想棲息地,故西貢海的小島──羊洲,是另一個本港麻鷹主要聚居地。「羊洲是充滿密林的無人島,沒有任何人為干擾的活動。但以前曾試過有人登島打wargame(野戰),及後被人揭發引起關注。」他表示,後來有環保組織與船家取得信任,只要船家知悉有人登島,環保組織會獲通知並報警處理。

不齒害群之馬破壞生態

近年不時傳出有龍友為追求更佳攝影效果,改動甚至破壞雀鳥的居住環境,Peter 直言了解他們的動機,「人是很貪心,假如成功拍到雀鳥正面,就會想拍其側面或吞蟲時的食相。」他曾看到有人在雀鳥前擱下樹枝,並將其弄濕再放上蟲,引誘雀鳥站在樹枝上,「這種做法俗稱『誘拍』,即是『誘惑拍攝』。」

他表示,這做法在鳥攝界十分常見,但認為此舉沒有必要,「這做法充滿人工味道,變相失去拍攝自然生態的原意。」他續指,人類與自然生物應保持適當的距離,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擾,「有些雀鳥需要躲藏於樹林之中,避免被天敵發現,但如果攝影師引到雀鳥走出樹林,恰巧附近有隻鷹或貓正在覓食,那牠們會否突然撲出來呢?」雖然Peter 對這種事早已司空見慣,但仍盼望城市人終有日學懂不輕易逾越動物的底綫,真正做到人與動物和諧共存。


Image
Learning Life

直播企鵝回巢 澳洲Phillip Island

Image
Learning Life

荒原獨處 留白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