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富增值 - 跑贏跑輸的心理學

Column
Image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期望自己投資的基金表現良好,但何謂表現良好?一般而言有兩種說法:第一是跑贏恒生指數,第二種是比同行基金的中位數表現更好。

例如一個基金的回報是8%,其他基金的中位數表現是12%,相對而言這基金的表現就稱為跑輸。如果在之後的一年,這基金的表現是4%,其他的同儕是3%,那麼這基金就被認為是跑贏。由此可見,所謂跑贏,實質上可以是一個偏低的回報率,問題是一基金可以年年跑贏同行,但最終卻未能達至自己所需要的目標(如退休的需要)。那麼,我們應該問:以同行的回報中位數作為評核指標是否合適呢?

這個便牽涉到當初投資時是否有根據地去訂立投資的目的了。例如打算在六十歲時退休、養兒育女至成人等;又或者要滿足某一些未來開支的需要,例如大學基金需要在五年後興建一座新的圖書館的費用,又或者是退休基金需要在數年後去支付員工退休索求等。

不少人都認為,能夠長遠跑贏中位數便已經心滿意足,其背後的心理可以說是因為財富其實是相對的,每年都跑贏中位數當然感覺良好,投資者只想知道自己比別人有錢就可以了!所以有不少經濟學家都指出,貧富懸殊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亦是有其道理吧。抱此心態的人,其實是間接地說投資是可以沒有基本的回報率要求 ⋯⋯ 筆者個人就不同意以此心態去投資!投資,應該要訂立一個目標,這樣才能定期檢討及分析,繼而在投資技巧上精益求精。

如果投資的目的只是跑贏中位數,其實還會衍生一些道德問題,就是當大市下跌時,基金經理根本毋須努力,只要比大市跌得少就可以過關了。在大升市的時候,明明覺得一隻股票已經太貴,但卻不敢把它沽掉,因為其他的基金還在持有,如果太早沽掉,到年底時的業績就會跑輸給別人。這是重視自己飯碗多於客戶利益的典型代理人的矛盾位。歸根究柢,我認為投資的動機,必然有其背後的實質需要,所以應該是有一絕對而不是相對的目標。

有些人會堅持自己是沒有絕對的目標,這樣便沒有甚麼好爭辯了,始終每人的價值觀和做事的動機都不一定相同。在此情況下,究竟還有沒有一些評核指標是比同行基金的中位數為佳呢?答案是有的,就是我們的恒生指數。跑贏恒生指數,背後所代表的不止是一個相對的概念,而是在芸芸的上市公司之中,你投資的股票是特別出色的公司,反映你客觀的投資技巧及分析能力。另外,當基金經理看不到任何機會之時,可以乾脆買恒生指數成分股作被動的投資。如果是以同行的中位數作為評核標準,基金經理是沒法作出任何投資去做出一種平均的表現,因為沒有人知道怎樣去投資才會預先知道年終的中位數表現究竟是多少。

歸納起來,投資者在比較基金表現時,不應以同行之相互排名作為準則,反而以恒生指數作為基準,還比較有實質意義。但筆者要補充一點:恒生指數不一定永遠是一個合適的指標,在不少的情況下其實是不適合的。礙於篇幅所限,他日再撰文討論。


Image
Column

職場升呢 - 零售科技 在智慧城市扮演甚麼角色?

Image
Column

個性全面睇 - 綠色醫療

Image
Column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