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定生死?No way!Ruby的公開試成績雖然不好,但這只反映她不擅長考試而已。事實上她安排升學路向時心思縝密,目標清晰,最後更以First hon畢業。她修讀的「雙語及文學研究」給她很多啟發,讓她投身社會後能夠發揮所長。
「中學時成績不太好,排名在中下游,以這成績很難直入大學。」要否定別人或者不難,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卻非易事。Ruby自知DSE的成績必定不佳,入大學的機會渺茫,於是放榜後即加快腳步報讀多個副學士課程。
「尤其是2+2課程,因為只需要花四年(兩年副學士和兩年top up課程)便能讀完學士課程。只要成績可以直入top up的話,那就是完美銜接的四年學士課程。」這些,大概在課本真的沒有教。
既然有「自知之明」,Ruby便盡力搜集升學資訊。她坦言很重視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全人教育方針,加上對該校的雙語及文學研究感興趣,於是遞交申請。「申請後我獲邀進行面試,不久便收到offer。」她留意到畢業證書是由浸會大學頒授,與本科學生差別只在於科目名稱。
「升讀top up必須有好成績,有興趣才有動力讀好,即使要付出更多時間及努力也是心甘情願。」幸好Ruby的家境不錯,父母亦尊重其意向,讓她可以當全職學生,無後顧之憂。
校園生活愉快
學習事半功倍
Ruby笑言,修讀top up是她最愉快的學習生活,「它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不再拘泥於課本上的語文和文學,而是走出象牙塔去看世界。文化研究是新興科目,當中有諸多分支。在課堂上學習的每個理論都可以套用到生活不同範疇,學習再也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理解世界的方式。正如教授所說,學習文化研究就像是打開了『陰陽眼』。」更重要的是,老師和同學都非常友好,「只要有不太清楚的地方時,老師都很願意花更多時間解釋,又鼓勵大家有更多創新思維,可以說是這態度更鼓勵我去探求知識。」而同學也是志同道合,感情融洽,「畢業後我們八個人一起去旅行,可謂畢生難忘!」
不是背誦死記,不是填鴨式教學,學生自然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過去,Ruby一直為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而苦惱,花了很多時間卻得不到好結果。經過老師的啟發,她不但找對了門路,更有信心向難度挑戰,在畢業前選了較具挑戰性的論文題目。「當然亦花費不少心機去研究,會找老師討論相關問題,最後竟然獲得不錯的成績,first hon第一名畢業,拿到了學科獎。」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畢業後,Ruby報讀了跨文化研究碩士。現在她任職高級市場部主任,「看起來跟我所讀的科目沒有半點關係吧?但其實需要了解基本的傳播學,這些正是我所學的一部份;加上過去的經驗,意外地可以勝任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