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解碼

男女有別?(三)

這陣子參與了兩項學生活動,令我再思「男女有別」這課題。我校本學年有幸參與婦女基金會的Girls-Go-Tech計畫,由該計畫的專業團隊教授中一、二年級約四十位女學生基礎編程、動手做小型機械裝置、LED服飾設計,學生也須穿上成品展示及匯報學習心得;第二階段除學習科學科技知識和應用,也加入與STEM相關的職場參觀活動。作為「一條龍」式的學習歷程,結合理論、實作、科學與藝術創意的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s-Mathematics)課程,十分完整,也為學校正規課程提供有質素的延伸。


上星期,與其中四位女同學到婦女基金會周年午餐會議作分享。對這幾個小女孩來說,可能從未踏足過這種顯赫的場景:在數百位專業人士面前用五分鐘以英語簡報學習成果、演繹親自設計的LED服飾,這可是難以想像的挑戰。因此,在一、兩星期前學生們便投入寫稿,練習了一遍又一遍,做好準備。我們接受邀請不是要「出風頭」,而是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給女孩子一個舞台,讓她有發光發亮的機會。正如她們分享個人體會時提到,STEM不再是男生的專利,女生也可以做得到!那一天,台下聽眾的掌聲、個別與會人士的當面讚賞和鼓勵,都是女孩子往後繼續努力、相信自己的推動力。

3月8日當天,我出席全港小學數學比賽頒獎典禮,見證超過三百多位得獎者,興高采烈的接受榮譽。主辦團體的主席在閉幕前致謝辭,邀請在場的男生舉手示意,發現約有三百多位;然後再請女生舉手示意,則只有約十位!他要說的是,我們要多給小學女生參與大型數學比賽的機會,因為我們都不相信男生和女生在數學能力真的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在婦女節給教育界同工這提醒,是最合時不過了。


如果男生和女生在學習數學、科學、科技,以至文學、語言、社會科學,自小開始(尤其是幼兒教育和小學階段),都有公平、均等和多元的機會,不因性別而強加標籤或限制,他們就能順應天賦發揮所長,選擇自己要走的路;我們也不須大費周章,為男生或女生創造「專屬性別」的學習計畫或空間。不過,在這理想尚未實踐之時,我還是要大力支持為女生刻意經營、以抗衡性別偏見的正向教育活動呢!



電郵:hoyukfan@gmail.com

 

何玉芬博士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

立即發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