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
今年,城大之聯招課程増加至49 個政府資助學士學位及2 個政府資助副學士學位課程。2020 年度一共有8 個學院/學系採用雙軌制收生,同時提供先入學系(一年後入讀主修專業)或直接入讀主修專業的課程選項,詳情請參閱Q22。
49 個學士學位課程中,36 個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可直接入讀主修專業,另外13 個學士學位課程讓學生先進入學院/學系學習,在完成首學年課程後才入讀主修專業。視乎學院/學系,所有學生或成績排名首40%或20%的學生可自由選擇其學院/學系之主修專業(需按相應機制安排)。詳情請瀏覽網頁www.admo.cityu.edu.hk/jupas/adm_arrangement。
浸大:
今年浸大提供29 個課程選擇,當中5 個課程(JS2020 文學士、JS2120 工商管理學士、JS2310 傳理學學
士、JS2510 理學士以及JS2610 文學士/ 社會科學學士 (地理/政治及國際關係學/歷史/社會學))以聯合收
生方式取錄,同學入讀後於第一學年下學期選讀主修,主修分配詳情可瀏覽以下學院網址:
2020 學年起文學院將採用雙軌收生制,對文學院課程有興趣的同學,可申請入讀文學士聯合收生課程 (JS2020),同時也可直接申請個別主修課程如中國語言文學文學士(JS2021)、創意及專業寫作文學士 (JS2022)、英國語言文學文學士(JS2023)、人文學文學士(JS2024)、宗教、哲學及倫理文學士(JS2025)及 翻譯學文學士(JS2026)。另外,文學院音樂系亦提供兩個獨立收生課程,包括音樂文學士(JS2030)及創 意產業音樂學士(JS2050)。
嶺大:
2020 學年起,文學院將改為課程收生。商學院課程繼續以大類及課程收生,而社會科學院課程則繼續
採用大類收生。經大類收生入學的學生將由學院按機制安排入讀相應的主修/學科組別/跨學科組別,詳
情請瀏覽網頁www.LN.edu.hk/admissions/ug/jupas/how-to-apply/admission-requirements。
中大:
中大部分課程以大類招生,包括JS4401 工程學、JS4601 理學及JS4801 社會科學。學生由大類收生取錄後再按機制安排入讀個別主修課程,詳情可瀏覽以下網頁:
中大其他課程維持課程直接招生。不同形式的招生安排為同學提供更多選擇。詳情請瀏覽http://admission.cuhk.edu.hk/。
教大:
教大以個別課程收生。入學後,學生如在一年級能達到個別課程的指定要求及平均積點達3.0 或以上,除主修科外,學生可選讀第二主修或從不同範疇的學科中自由選讀副修科目。有關最新課程資訊,請瀏覽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
理大:
在2020/21 招生年度,理大共有45 個學士學位課程/組合課程及10 個高級文憑課程供同學選擇,詳情
請瀏覽Study@PolyU 網頁(www.polyu.edu.hk/study)。
科大:
科大既設有學院制收生,各商學院主修課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主修課程、跨學科課程及理學士(綜合系統與設計)課程也直接招生。同學可選擇報讀有關學院制課程(理學A 組、理學B 組、工程學、工商管理及國際科研),或直接報讀心儀主修科。以學院制入學的同學可於首期學期末選定主修科。
不論是從學院制或主修課程直接入讀,所有同學均須於入學首年先修讀學院基礎課程,涉獵更廣的知 識。以學院制入學的同學會在首學年末選讀主修課程。以歷屆文憑試生為例,約90%的同學都能入讀 首兩項志願的主修課程。
此外,大學各學院均設有學術諮詢中心(advising centers),為新生提供全方位的個人學術諮詢與輔導 服務,協助他們發掘和發展專業興趣,有助選擇主修及副修科目。詳情請瀏覽https://join.ust.hk 網頁內 資料。
港大:
已於早年實行學系收生的學院包括文學院、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工程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
課程包括:
學系收生所佔學額越50%,除了提供多個科目讓學生自由選擇外,亦彈性接受跨學院雙主修或副修科目, 務求給予學生最多元化的選擇。學生入學時毋須選定學科課程,可待大學二年級才決定主修科目。
除學院收生外,其他課程,以專業課程為主,皆採用課程收生。
更多關於各課程收生方法請參閱hku.hk/dse。
公大:公大會以課程收生。
城大:
學生於首學年除修讀學院/學系指定的科目外,亦需要修讀涵蓋不同學科的「精進教育科目」(GatewayEducation courses),以拓寬視野、啟發思維。
城大提供約五十項主修專業、六十多項副修專業及一系列範圍廣闊的選修科目。在主修專業以外,學生可選擇修讀第二主修或副修專業。各學院/學系亦安排了顧問老師及高年級學生為同學提供適切的學習及選科輔導。
城大一直投放很多資源予學生參加海外交流、實習、領袖及個人成長訓練、文化共融、與社會及企業連結等活動。目前,超過一半的學生曾參與海外交流或學習活動,未來目標是提升參與人數至65%。另外,城大與三間海外大學合辦的雙聯學士學位課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德國倫法那呂訥堡大學),可讓學生以四年時間(兩年城大、兩年合辦大學)完成兩校各自頒授學位的課程。
浸大:
浸大的四年全日制課程的設計亦專亦廣,學分劃分為主修、選修科、通識教育及大學核心課程。大學核心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基本和可轉移的知識和技能,幫助他們在大學期間以至日後人生,得到均衡、豐盛的發展。通識教育課程則展示博雅教育的要素,加強學生的跨學科知識、國際化經歷、領袖才能及體驗學習等。為協助學生建立環球視野,浸大已與全球三百多間海外學府合作交流計劃,亦不斷增加機會讓學生到海外實習、參與研究或義工服務,藉以讓同學體驗不同文化,累積更多服務經驗。另外,大學設有創新服務學習中心,提供創新服務學科,讓同學將學習到的跨學科知識實踐於服務,貢獻社會,裝備他們成為具競爭力的國際公民。
嶺大:
嶺大四年制的課程內容廣闊多元,除主修課程、中文及英文科目、以及選修科外,所有學生須修讀核心課程。核心課程涵蓋全校各學系不同專長,透過跨領域的學科範疇,學生得以建立全面及均衡的知識基礎,掌握融會貫通的思考及溝通能力,培養廣闊的視野及胸襟。而網上學術輔導系統“Degree Works”的推行,更有助同學草擬學習計劃、約見學術導師討論及核准擬定學習計劃,讓同學更能掌握學習進度。宿舍生活是嶺大博雅教育的重要部分,作為香港唯一為所有學生提供四年全宿的大學,嶺大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讓同學可以透過參與不同的宿舍活動,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及促進全面的發展,體現嶺大「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此外,嶺大積極為本科生提供海外及內地交流的機會,現時超過八成半學生可往遍佈於超過45 個國家及地區的230 多間夥伴院校交流一個學期或參加暑期或冬季課程。
中大:
中大會協助學生積極面對新挑戰和追求個人成長,除書院通識課、身心健康評估及跟進輔導外,還有時間管理、學習技巧、人際溝通和壓力處理等工作坊,以提升同學的個人管理、學習效能及社交技巧,協助學生全面發展。另外,中大九所成員書院,與大學相輔相成,提供以學生為本的全人教育和關顧輔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凝聚學生對書院和大學的歸屬感。
教大:
教大一向重視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文化觸覺及跨地域發展能力,教大與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00所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為學生提供學習、學術交流及研究協作等機會,亦設有「環球學習體驗增潤基金」,資助學生參與國內及海外短期交流活動或一整學期的學生交換計劃,以拓闊他們的學習體驗、視野及思維,學生更可申請學分豁免。教大亦設有「師友計劃」、「校園生活指導計劃」及「國際導師計劃」,透過一班傑出校友、來自不同界別的社會領袖、高年級學生及外籍本科畢業生擔任學生的導師,在不同層面上幫助學生投入大學生活,帶領學生在課堂內及外、舍堂生活和社群活動的學習,促進學生達致全人發展。另外,學生可透過參與以體驗式學習經歷為主的非正規教育活動,例如「國際領袖服務計畫 (ISLP)」、「海外服務探索計畫 (SEGA)」、「海外領袖發展計劃(LEAD)」等,從而強化個人領導能力,增加國際公民意識及反思生命意義。教大的學生事務處更會為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切適的支援服務。
理大:
由於新高中學制的選科安排更具彈性,同學可選讀不同範疇的科目,或許會在入讀大學後發覺某方面有所不足。理大在設計四年制課程時已預留空間給有需要的同學選讀一些相關的基礎科目‘underpinning foundation’ subjects。
理大會為一年級同學提供common orientation 及在課程內加入freshmen seminar,讓同學透過一連串的工作坊及講座,培養積極態度,為大學學習及生活作好更充足的準備。
科大:
科大的課程設計在選科上具備彈性,並提供空間以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其他領域的活動,從經驗中學習。科大一直提供大量的科研、實習、交流、義工及組織學生活動等機會,讓同學們能夠有更多元化的大學生活體驗。
科大各學院分別設有學術諮詢中心(advising centers),由教授、學生輔導主任以及高年級同學組成的團隊,為新生提供全面的個人學術諮詢與輔導服務,協助同學訂立、評估以致達成學術、個人和事業的目標,規劃人生。
港大:
本校設有學業指導處(AAO)及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CEDARS),致力為學生提供多方面支援。在學,學業指導處協助學生編排學習計劃,聯合學院委派的招募員為學生在選科方面提供意見和指導,甚或能按照學生興趣,為學生安排跨學院的學習機會。
在生活,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則按照學生需要,提供多方面輔導,協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
本校學生在選科上擁有高自由度,而為協助學生制定和實行個人化的學業計劃,本校各學院在學生入學後均會為學生指派一位學業指導員,指導員將定期與學生會面,了解學生學習志向,及為學生提供學業及大學生活上的指引。另外,舍堂內也有安排學業指導員,協助住宿學生適應大學及舍堂生活。詳情請瀏覽aao.hku.hk 及cedars.hku.hk。
公大:
入讀公大四年制本科生課程後,同學除了需修讀本科主修科目外,還可選修不同學科範疇的通識教育及非專科科目,讓同學得到全面的學習經驗。大學校舍配備完善的教學設施,包括圖書館、電腦實驗室、視聽中心、語言實驗室、演講廳、科學實驗室、導修室及特殊學習中心等,為學生提供理想的進修環境。為配合學生人數高速增長,大學開設賽馬會校園以培訓文化與創意藝術、檢測和認證及護理專業人才。此外,為應付人口老化帶來的挑戰,大學現正興建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以培育健康護理專才,回應社會需求。與此同時,大學加強電子及網上學習支援,例如電子圖書館及網上學習系統。同學與老師可以隨時通過網上學習系統的「討論區」或透過電郵系統發放訊息和進行交流。公大部分本科生課程提供本地及海外實習、交流及比賽機會,同學可透過這些機會到不同的商業機構進行實習,或參與不同的校外比賽。同學們藉此得以體驗生活,擴闊視野及增強他們的溝通能力。本校設有學生事務處(SAO),旨在為同學在學習期間提供所需的服務及支援。學生事務處提供不同類型的服務,豐富同學的校園生活,讓同學能充分把握大學提供的學習機會。精彩的校園生活將有助同學的個人成長及發展,增強對大學的歸屬感,並充分發揮同學的潛能。
城大:
城大大部份課程(49 個學士學位課程中佔48 個)的主要入學分數以四個核心及兩個最佳選修科目計分,JS1106 媒體與傳播系[選項:文學士(數碼電視與廣播)、文學士(媒體與傳播)]則以五個最佳科目計分。而副學士課程則以中文、英文及另外三科計算分數。計算入學分數時,計算分數時個別課程會給予相關科目1.25 至2.5 倍不等的科目比重。
(一)、(二)及(七):在入學分數同分時,課程或會考慮額外的選修科成績、面試表現及選擇組別。個別課程亦可能在計算主要入學分數時,同時考慮課程組別(Band)及面試表現。
(三)至(六):在遴選中會作為輔助參考資料,亦或會用以遴選學生面試。
(八):數學延伸單元一或單元二可以用作符合城大的選修科入學要求(獸醫學學士課程除外)及計算入學分數。若申請人同時擁有數學延伸單元一及單元二的成績,審核時只會視為一門科目成績計算。個別課程在計算入學分數時,或會給予數學延伸單元較高科目比重。在入學分數同分時,個別課程亦可能考慮數學延伸單元一或單元二的成績。
主要入學分數計算方法的詳情可參考大學網頁www.admo.cityu.edu.hk/jupas/assessment/,同學亦可使用這網頁的計分器(www.admo.cityu.edu.hk/assessment/score_calculation),計算入學分數。
浸大:
浸大審核入學申請時會綜合考慮考生的整體表現,課程主要考慮四個核心科目及兩個選修科目的成績。
嶺大:
嶺大的一般入學要求為四個核心科目及一個選修科目的成績達33222。數據科學(榮譽)理學士課程另設額外課程入學要求(數學須達第三級)。在計算入學分數時會以申請人在計算科目比重後最佳的五個科目計算。
中大:
(一)按照課程選定的遴選準則及計分方法,其餘額外修讀的科目可予以酌量加分,最多計算至第7 科。至於加分幅度,則視乎有關科目的成績水平。
(二)至(六) 中大將以申請人之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及其校內之學業與課外活動表現作為遴選標準。倘申請人獲邀面試,其面試表現亦為考慮因素之一。中大課程(例如音樂系)鼓勵申請人將與所選課程相關的經驗填寫於Additional Information 中作為學系之參考。
(七)學生如有興趣入讀中大的課程並將其放於聯招申請選擇組別A,獲邀面試及取錄的機會亦相對較高。(八)數學延伸單元可以用作符合大學的選修科入學要求及計算入學分數,中大有三個課程要求同學必須修讀數學延伸單元[分別為教育學士(數學及數學教育)、數學精研、風險管理科學]。按照課程選定的遴選準則及計分方法,其餘額外修讀的科目可予以酌量加分,最多計算至第7 科。至於加分幅度,則視乎有關科目的成績水平。2020 年各課程選定之計分方法及科目比重已於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上公佈。
教大:
除基本入學要求(即3322+2)及個別課程的指定入學要求外,教大在計算入學分數時主要會考慮申請人的任何五科最佳成績的科目。
理大:
理大學士學位課程的入學要求為四個核心及兩個選修科目,數學延伸單元一或單元二可以用作符合一科選修科。理大會按課程已選定的計分方法 (方法1:任何5 科最佳成績的科目;方法2:中國語文及英國語文 + 任何3 科最佳成績的科目;方法3:任何6 科最佳成績的科目;方法4:4 科核心科目 + 2 科最佳成績的選修科目 [以上方法皆包括科目比重計算]),為每位申請人計算一個入學分數,作為初步排列申請人優先次序的基礎。額外選修科會被計算在參考分數內,此分數也會考慮科目比重,並把申請人修讀的所有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科目成績計算在內供有關學系參考。學系將根據這些分數、申請人的課程選擇組別 (Band)、面試或能力傾向測試表現、「其他經驗及成就」資料,以及其他相關資料來挑選合適的申請人入讀理大。
數學延伸單元一或單元二(M1/M2)的計算入學分數如下:
學士學位課程接受M1/M2 用作符合大學的選修科入學要求及計算入學分數。若申請人同時擁有M1/M2的成績,審核時只會選成績最好的一個單元計算。
至於高級文憑課程,若申請人在語文外的其他科目只取得2 科2 級的成績,但M1/M2 達第2 級或以上,則可用M1/M2符合入學要求。計算入學分數方面,如課程把M1/M2定為“最高科目比重”的科目,M1/M2(在計算科目比重後)會與課程計分方案中最後選取出來計算成績的科目比較,如M1/M2 成績較好,M1/M2 及最後選出來計分的科目各自取一半分數作計算入學分數之用。若M1/M2 分數較低,該成績將不會用作計算入學分數之用。若課程沒有列明M1/M2 為“最高科目比重”的科目,M1/M2 將不會計算在入學甄選分數內。
詳情可參考Study@PolyU 網頁http://www51.polyu.edu.hk/eprospectus/ug/jupas/admission-selection→Handling of Extended Modules of Mathematics。
科大:
除計算入學分數要求的科目外,個別學院及課程亦考慮就額外的科目予以酌量加分。詳情可參考Q7 及Q12。
同學將聯招申請選擇放在Band A 會獲較佳面試機會及可獲邀請參加學院或課程所舉辦之活動。
在遴選過程中,學院會參考同學的OEA 等各項資料以評估同學的整體表現。而中學所呈交的學校評估報告(SRR)內之校內績,一般只在文憑試成績公布前作參考。
科大於計算入學分數時,數學延伸單元的成績會獲一併考慮,亦會在同分情況下就額外科目的成績酌量加分。2019 年入學人數中,約八成學生修讀三個或以上選修科。
為方便同學計算以文憑試成績報考科大不同課程的得分,大學把各課程的計分方法詳列於網站
https://join.ust.hk/admissions/jupas/(請參閱Entry Requirements 部分),並特別在網上設立成績計分器,以及新年度各學院/學科入學成績中位數作為參考:https://join.ust.hk/jupas-score/。
港大:
此等因素會作挑選學生及訂定面試名單之用。而對於把各課程放在Band A 的學生,本校則能更適時地安排及通知學生相關資訊、活動及面試機會。
個別課程考慮因素未能盡錄,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各課程主要計分方法如下(一般包括甲類或丙類科目,不包括數學延伸課程):
個別課程或可計算數學延伸課程或將一至數個指定科目納入計分方法,詳情未能盡錄,請參閱hku.hk/dse。
報讀JS6224 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或JS6248 文理學士(金融科技)或JS6729 理學士(精算學)課程或JS6884 理學士(計量金融)課程的學生應留意課程要求必需修讀數學延伸課程並達指定級數。
公大:
公大主要以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及面試表現(如適用)為取錄之考慮因素,聯招申請選擇組別則會影響取錄名單之排序,其他因素會作參考之用。就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成績而言,本校主要以四個必修科目及一個選修科目來計算學生的入學分數,個別課程(包括JS9530 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榮譽學士、JS9540 英語研究榮譽學士、JS9550 語言硏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JS9560 教育榮譽學士(中國語文教學)及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 、 JS9570 語言研究(雙語傳意)榮譽學士,國際商業榮譽學士及JS9580 教育榮譽學士(幼兒教育:領導及特殊教育需要))會考慮申請人最佳五科成績(Best 5)的科目,若學生出現同分情況,則會計算額外的選修科目來決定取錄名單的次序。數學延伸單元一和二不被視為選修科目,亦不會獲額外加分。個別課程給予某些選修科目優先的考慮或較高的入學計分比重,詳情請參閱大學網頁內有關課程資料(www.ouhk.edu.hk/FT_JUPAS)。
城大:
城大只會考慮聯招申請人的香港中學文憑試英國語文科成績以符合大學的入學要求。
浸大:
考生如未能於英語科目成績達到最低入學要求(第三級),可以GCE O/AS/A Level, GCSE, IGCSE, TOEFL或IELTS 等成績取代。有關詳情請瀏覽本校網頁:https://admissions.hkbu.edu.hk/ug/jupas_eng_requirement。有關之英語科目成績及有關學歷之證明文件須於聯招辦事處所定的限期前遞交或大學聯招處網上核實,方為有效。逾時遞交,將不獲處理。
嶺大:
聯招申請只考慮香港中學文憑試英國語文科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中大:
聯招申請只考慮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或其他公開考試成績只作參考,不能替代。但環球商業學及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要求TOEFL/IELTS 有一定成績, 詳情可參考中大網頁:www.cuhk.edu.hk/adm/jupas/requirements。
教大:
聯招申請只考慮香港中學文憑試英國語文科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成績,或其他公開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理大:
聯招申請只考慮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科大:
科大只考慮聯招申請人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英國語文科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港大:
聯招申請只考慮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其他公開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公大:
公大只考慮聯招申請人的中學文憑試英國語文科成績,其他公開英語考試成績只作參考。
城大:
沒有既定的非聯招學額,取錄人數會視乎申請人的質素而定,個別課程的比例或有不同。
浸大:
「非聯招」錄取人數視乎申請人質素及情況而定,沒有既定學額。
嶺大:
「非聯招」錄取人數視乎申請人質素而定,沒有既定的學額。
中大:
每年非聯招招生沒有固定學額比例,視乎申請情況而定。
教大:
每年經「非聯招」取錄人數將視乎申請人質素而定,沒有既定的學額。
理大:
理大透過聯招與非聯招取錄本地學生的比例約為80% : 20%。非聯招的申請對象包括持有IB、A-level、高級文憑、副學士或其他持海外學歷的申請人。學系亦會以高年級學額取錄成績優異的高級文憑或副學士畢業生入讀相關學士學位課程的「高年級」。部份課程或會招收較多非聯招學生,視乎該年度申請人的質素而定。理大另設學額招收非本地學生,故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取錄機會。
科大:
本地「非聯招」取錄人數視乎申請人質素而定。科大會考慮同學的整體素質,擇優而錄。科大並沒有設立非聯招(Non-JUPAS)學額,過去透過非聯招取錄的學生,每年約佔總收生人數12-15%。外地「非聯招」生有獨立學額,所以不影響本地考生的取錄機會。
港大:
港大一向擇優而錄,因此課程在取録本地「聯招」或「非聯招」學生均以考試成績及其他表現,如面試、學校評語及課外活動等為考慮因素。所以,港大沒有特別設置學額分配給本地「聯招」或「非聯招」的申請人。而對於「非本地」的學生,港大設有獨立學額,其取錄並不影響本地考生的取錄機會。
公大:
公大的本科生課程主要經「聯招」招收一年級新生。持其他學歷的申請人,可經「直接申請辦法」(「非聯招」)向大學遞交申請。大學並沒有既定的「非聯招」學額,取録人數視乎申請人質素而定。
城大:
城大目前沒有此類計劃。部份課程會在五月尾至七月舉行面試,詳情請參閱城大網頁www.admo.cityu.edu.hk/jupas/interview。
浸大:
浸大目前沒有此類計劃。部份課程將於聯招報名完成後(約六月中旬)邀請符合資格考生參加面試/考試。相關課程將以申請人對浸大課程選擇的組別次序、校內成績、校內能力評估、校方推薦/評語及「比賽/活動的經驗及成就」等因素,決定面試學生名單。有關詳情請瀏覽本校網頁http://admissions.hkbu.edu.hk/ug/jupas_interview。
嶺大:
嶺大暫時未有這方面的計劃。
中大:
中大今年沒有這方面的計劃。2020 年度各學系/課程的面試的安排,稍後將於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公布,網址為http://admission.cuhk.edu.hk/jupas/download.html。
教大:
教大將繼續舉辦本科生課程提名計劃,暫定於11 月向各中學校長發信邀請推薦合適的學生入讀教大學士課程,詳情可參閱教大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ugnom.htm。獲推薦的學生將有機會優先獲邀參加六月舉行的入學面試。有關面試詳情,可瀏覽教大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jupas_dates.htm。
理大:
理大暫時未有這方面的計劃。
科大:
由於部分同學在中學階段未必有機會充分了解工程學,科大工學院希望儘早聯繫對科大的工程學科有興趣的同學,並已去信各中學,邀請他們在聯招入學申請截止前參加「工程探索日」,當中包括一系列活動,如︰講座、校園參觀、面試等,促進同學與工學院之間的互相了解。
在聯招入學申請截止後,所有申請人亦同樣有機會獲邀參加面試及各學院或課程所舉辦的活動。各學院或課程會參考同學的OEA、學校評估報告(SRR)等,而Band A 同學獲邀請的機會也較大。面試表現優秀者一般會有額外加分。
港大:
港大暫時未有這方面的計劃。
公大:
大學部分課程會在中學文憑放榜前邀請同學參加體驗工作坊,以助同學了解課程內容及參觀相關課程設施。而面試方面,部分課程會在中學文憑放榜前/後舉行,學院會考慮學生各方面的成就、中學文憑試的成績及入學選擇意願等因素決定面試名單。
城大:
在遴選時,同學須符合大學最低入學要求及個別課程的指定要求。大部份學士學位課程(49 個課程中佔48 個)的主要入學分數以四個核心及兩個最佳選修科目計分,JS1106 媒體與傳播系會以五個最佳科目計分。而副學士課程則以中文、英文及另加三科計算分數。計算分數時個別課程會給予相關科目1.25至2.5 倍不等的科目比重。詳情請參閱www.admo.cityu.edu.hk/jupas/assessment/。
在使用入學分數時,個別課程或會同時考慮課程組別、面試表現或作品集。如出現同分情況,大學會考慮其他資料,例如其他入學分數、課程組別、面試表現、與學院/學系範疇相關的科目成績、個人作品(創意媒體學院)、其他輔助資料(例如OEA)等。
浸大:
考生除須達到大學一般入學要求外,亦須符合個別課程的指定科目要求及最低入學要求。考生於指定科目考獲優異成績可獲相關課程優先考慮。浸大審核入學申請時,除考慮申請人於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外,亦會綜合考慮考生的整體表現,如校內成績、校內能力評估/校方推薦及「比賽/活動的經驗及成就」等因素。個別課程會考慮申請人對浸大課程選擇的優先次序和面試表現等。
嶺大:
嶺大於遴選過程中會綜合考慮申請人的整體表現,如中學文憑試成績、報讀課程志願、英語水平、比賽/活動的經驗及成就、學生學習概覽、面試表現(如適用)及配合相關課程的具體要求等,擬定學生錄取名單排序。
中大:
在遴選過程中,學生須符合大學最低入學要求及課程的特定條件,如修讀特定選修科目,或於指定科目考獲特定等級等。
獲得相同入學分數的考生,學院/學系將會考慮考生於個別新高中科目的表現,及面試表現(如獲邀參加者)。其他資訊如學生的課程選擇的組別、校內成績、其他學習經歷等,亦會成為決定學生取錄名單排序的因素。
教大:
教大在遴選過程中,會綜合考慮學生的整體學習表現,考慮因素包括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聯招申請選擇組別、面試表現、學校推薦書內容及OEA 等等。
理大:
詳情請參考Q3。
科大:
各學院及課程根據學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面試、Band、OEA 及自我介紹文章等來綜合評估學生質素,擬定學生的取錄名單排序。其中JS5211 理學士(綜合系統與設計)課程的申請人須於2020年5 月31 日前,經課程所設的網上平台提交Design and Technology Project experience document (DTP作品集)。計算成績時,各科目佔不同比重,詳情已於https://join.ust.hk/admissions/jupas/網頁內公布(請參閱HKUST Entry Requirements 部分),也可參考Q3 及Q12。
港大:
取錄名單排序之考慮因素包括:公開試成績、學校評語、面試表現及課外活動等。個別課程考慮因素未能盡錄,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公大:
詳情請參考Q3。
城大:
部份課程會在五月尾至七月舉行面試,詳情請參閱城大網頁www.admo.cityu.edu.hk/jupas/interview。
浸大:
部份課程會於5 月至7 月舉行筆試/ 面試/ 試奏, 有關詳情請參考以下網頁:http://admissions.hkbu.edu.hk/ug/jupas_interview。
嶺大:
個別課程會按其收生條件自行決定面試與否,面試形式及內容由課程自訂,大部份面試以英語及小組形式進行,而面試通常於中學文憑成績公布前或後舉行。
中大:
有關2020 年度各學系/ 課程的面試安排, 將於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網頁公布, 網址為http://admission.cuhk.edu.hk/jupas/download.html。
教大:
教大所有課程均設有面試,個別課程亦會安排學科評核試。面試一般定於每年的六月下旬和七月下旬舉行, 大部分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有關面試及學科評核試日期及詳情可瀏覽教大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jupas_dates.htm。
理大:
個別課程會選擇在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之前或以後安排申請人進行面試或能力測試 / 評估,校方會直接通知獲邀請參與面試 / 能力測驗的申請人相關的安排。若面試安排在文憑試成績公布後,申請人會於七月底收到面試通知。屆時請透過「網上入學申請系統」eAdmission(www.polyu.edu.hk/admission)查閱有關詳情。有關各課程面試安排的詳情,請瀏覽Study@PolyU 網頁(www.polyu.edu.hk/study)。
科大:
科大2020 年聯招生入學面試將於2020 年5 月至7 月期間舉行,其中下列各課程的申請人,必須經面試才獲考慮錄取:JS5101 國際科研、JS5211 理學士(綜合系統與設計)、JS5313 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管理)、JS5332 理學士(量化金融學)、JS5814 理學士(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及JS5901 科技及管理學雙學位課程。
港大:
大部份課程只邀請把課程列於Band A 的申請人參加面試。面試一般以小組討論形式進行。
下列課程均會安排面試:
建築學院:
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
牙醫學院:
教育學院:
工程學院:
李嘉誠醫學院:
理學院:
社會科學學院:
文理學士課程:
• 本校將安排透過各項卓越計劃(包括校長推薦計劃、於比賽/活動具特殊成就、體育學人計劃及多元卓越獎學金計劃)申請入學的學生於六月四日及五日進行小組面試,詳情將以電郵通知,敬請有關學生留意。
面試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公大:
學院之個別課程會自訂面試日期及形式,如獲面試,大學會以短訊個別通知申請人有關面試及/或筆試安排。而面試及/或筆試會於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放榜之前/後進行。請參閱聯招網頁(www.JUPAS.edu.hk)及香港公關大學網頁(www.ouhk.edu.hk/JUPAS_interview)有關2020/21 年度需要面試及/或筆試課程的資料。
城大:
城大獲政府資助的副學士課程繼續在聯招計劃中以兩個聯招編號JS1091 及JS1093 收生。基本入學要求為五科包括中文及英文逹2 級。
JS1091 建築科技學部課程的學生在完成第一個學期學習後,可從三個主修專業(屋宇裝備工程學、建造工程及管理學、測量學)中揀選一個主修課程。JS1093 理學副學士(建築學)課程的學生則會於入學時直接入讀建築學專業。
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畢業生可經非聯招途徑有機會以Advanced Standing(獲減免畢業學分資格)銜接學士學位課程。詳情請参考Q17。
教大:
在2019/20 學年,所有獲取錄入讀教大二年全日制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JS8507)的新生均來自Band A。此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在學術和教育專業上作充分準備,培訓學生成為能幹、關懷學生及善於反思的幼兒教育工作者。畢業生可申請註冊成為合格幼稚園教師及註冊幼兒工作員,符合擔任幼兒中心主管的專業資格,及可經「非聯招」途徑報讀教大全日制幼兒教育榮譽學士課程,成為學位幼師。教大同時開設兼讀制幼兒育榮譽學士課程,讓在職的畢業生繼續進修。
理大:
理大在2020-21 招生年度共有10 個高級文憑課程納入聯招計劃中招生。高級文憑及副學士成績優異的畢業生,有機會入讀相關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的「高年級」。同學亦可考慮報讀理大其下的專業進修學院的自資學士學位銜接課程。
城大:
暫時未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浸大:
暫時未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嶺大:
暫時未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中大:
中大暫時未有考慮取錄只持有該等學歷的申請人。如申請人持有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以外的資歷(包括GCE、IB 等),必須透過「非聯招」途徑直接向大學提交入學申請。
教大:
暫時未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理大:
沒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科大:
沒有設立類似的特別收生計劃。
港大:
暫時未有此考慮。
公大:
暫時未有這方面的收生安排。
城大:
個別學院/學系會為中學生舉辦各類型的活動,讓他們體驗大學生活,增加對大學及課程之認識。大學暫定於2020 年1 月舉行「探索創新節」(Discovery Festival),由學術部門介紹各項主修、副修及精進教育科目,歡迎中學生、老師、校友及公眾蒞臨參觀。詳情請參考網頁www6.cityu.edu.hk/dfest/index.html。另外,暫定於2020 年5 月初舉行聯招課程咨詢日,屆時可瀏覽網頁www.admo.cityu.edu.hk。
浸大:
個別學系會為新高中學生舉辦各類型的課程和活動,讓他們體驗大學生活,了解課程內容。中醫藥學院及理學院會於七、八月期間舉辦開放日或日營活動,歡迎中學生參加。
嶺大:
嶺南大學暑期學院為本地及海外的大學和中學生提供人文學、語言、社會科學、商學及科學等暑期課程,讓他們親身體驗博雅教育的特色。同學更可申請入住嶺大的學生宿舍,與一眾本地及海外的同學互動交流,進一步了解嶺大的學生生活。2020 年的暑期課程資料將於2020 年2 月公佈,詳情請瀏覽網頁:www.LN.edu.hk/summer。
中大:
中大設有暑期課程,讓中學生在暑假期間加深對大學不同學科的認識,一嚐大學生活的滋味,並為未來升學選科作好準備。個別學系/課程亦不時舉辦各項活動,提供機會讓中學生體驗大學生活。部份學系的特設課程, 完成者可於入學後申請學分豁免。有關暑期課程資料, 可瀏覽網頁: http://www.summer.cuhk.edu.hk/。
教大:
個別學系會為中學生舉辦各類型的活動,讓他們體驗大學生活,藉以增加對教大及有關課程內容的認識。
理大:
大部分學院/學系會參與由教務處統籌的暑期活動(PolyU Summer Programme),讓中學生可以透過這些活動認識理大不同的課程及體驗大學生活,為選科作好準備。有關暑期活動資料,可於2020 年3 月瀏覽網頁:https://www.polyu.edu.hk/ar/web/en/for-applicants/ssr/secondary-school-relations/index.html。
科大:
同學參加暑期課程,可擴闊眼界、開拓視野,更可進一步認識大學及其課程,並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部分暑期課程(例如: HKUST Summer Institute)會附帶認可的大學學分,可於入讀大學時用作轉移學分。
港大:
現時,建築學院、文學院、商學院、牙醫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及社會科學學院均有舉辦暑期研習課程,歡迎中學生參加。這些課程旨在讓參與者增加對該學院課程的興趣與認識。部份課程,完成者更可申請學分轉移。詳情請參閱hku.hk/summer。
另外,本校定期為初中學生舉辦體驗課程,例如法律、工程、牙醫及醫科課程,讓他們有機會到港大與教授交流、參觀校園設施及體驗大學生活, 增加他們對大學的認識。詳情請參閱aal.hku.hk/admissions/local/hku-taster。
公大:
公大的社會科學學系、應用科學及環境學學系及物理治療學系將於2020 年暑期為中四及中五學生開辦暑期課程/工作坊。暑期課程包括校園導賞、小型課堂等,讓學生可多了解大學的教學設施及通過親身體驗,從而進一步認識公大及相關課程。詳情將於日後公佈,申請人屆時可瀏覽相關學院網頁(www.ouhk.edu.hk/FT_JUPAS→學院)。
城大:
2020 年大部份課程計分方法都是4C+2X。在城大現正審議2020 年的彈性收生安排,詳情容後公佈。
浸大:
浸大於2019 年推出彈性收生計劃,酌情考慮在文憑試中一科較遜色而未達基本入學要求,但整體表現優秀的考生申請,計劃為考生提供更大彈性。分數計算方面,除了視覺藝術文學士(JS2810)採用最佳五個科目(包括英文科)計分方法,2019 年大部份課程均採用4C+1X/2X 的計分方法。2020 年開始部份課程會更改計分方法詳情請參閱入學事務處網站:http://admissions.hkbu.edu.hk/ug/jupas。
嶺大:
嶺大自2018 年起以申請人在計算科目比重後最佳的五個科目(Best 5)計算入學分數。此計分方法為聯招申請人提供更大彈性,並有助有志接受嶺大博雅教育的學生作出更周詳的計劃,選擇修讀與文學、商學及社會科學範疇有關的額外選修科目。
中大:
中大自2017 年起以雙軌並行的計分方法收生:部份課程沿用以4C+2X 計算入學分數,部份課程則改用以最佳5 科(Best 5)計算入學分數。雙軌並行的方式為同學提供更大彈性,讓同學可按自己文憑試成績及整體表現,選擇心儀的中大課程。
中大一直致力取錄優秀、才能多元的學生。2019 年中大推出靈活收生措施,特別考慮具有「既廣且深STEM 能力」的申請人 [即於文憑試中至少有三科STEM 類科目(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數學延伸單元一或二、組合科學、綜合科學、資訊及通訊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並於該類科目考獲至少三粒星]。此項措施亦惠及在中學文憑試中未能考獲核心科目3322 級別的大學最低入學門檻之聯招申請人。
教大:
教大的計分方法與去年一樣,以申請人最佳五科成績(Best 5)計算入學分數。於2019/20 學年首次推行彈性收生計劃,酌情考慮在香港中學文憑試中核心科目成績未逹門檻,但在個別學科或其他方面有優異表現的申請人。
理大:
除少數學系因課程的特別要求而選擇 “4C+2X”或“中、英+ Best 3”的計分方法外,大部份課程均選取同學最好成績的組合,如“Best 5”或“Best 6”的計分方法。無論哪種計分方法,在計算入學分數時,均會加入科目比重,此舉能令課程及學生更易互相找到「合意的對象」,學生在入讀課程後,表現會更自信。在入學分數計算上,理大在2020/21 招生年度修訂聯招入學申請的科目轉換分數機制,將獲取5級或以上科目成績的對換分數調高,以吸引成績卓越的同學入讀理大的學士課程,有關詳情請參考Study@PolyU 網頁:http://www51.polyu.edu.hk/eprospectus/ug/jupas/admission-selection。
此外,理大在2019/2020 學年有推出彈性收生安排,酌情考慮在文憑試中一科表現較遜色而未達基本入學要求,但符合其他特定要求的考生(包括在其他科目表現突出)。在2020/21 學年,理大將會繼續推行、並檢討現行的彈性收生安排,詳情會容後公布。
科大:
科大各課程的計分方法詳列於網頁https://join.ust.hk/jupas-score/。同學也可參考各學院及主修課程各年度之入學成績中位數及四分三位數。
自2019 年度聯招開始,科大實行彈性收生安排,酌情考慮因個別科目失手而未達大學入學門檻332233之聯招生,詳情列於網頁https://join.ust.hk/faq/。於2019 年獲科大經彈性收生安排錄取之聯招生皆成績優異。由於人數不多,所以並未影響整體入學分數。
港大:
由2020/21 學年起,所有課程將取「最佳五個科目」或「最佳六個科目」作計分方法,不要求必須將四個核心科目納入計分當中。這改變除了在計分上對學生更加有利,也給予了學生更大的靈活度,讓他們有更大的空間因應興趣報讀課程。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公大:
2019/20 年度大學的計分方法與往年一樣,即主要考慮“4C+1X”。個別課程(包括JS9530 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榮譽學士、JS9540 英語研究榮譽學士、JS9550 語言硏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JS9560 教育榮譽學士(中國語文教學)及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 、 JS9570 語言研究(雙語傳意)榮譽學士,國際商業榮譽學士及JS9580 教育榮譽學士(幼兒教育:領導及特殊教育需要))會考慮申請人最佳五科成績(Best 5)的科目。
城大:
由於申請人數眾多,將課程置於Band A 的學生或會有較佳機會獲得面試或取錄。2019 年度獲取錄的新生約86%來自Band A,8%來自Band B。
浸大:
除了Band A 申請人,浸大也考慮其他組別申請人,惟將課程置於較前組別的學生或會獲較佳之面試機會或取錄機會較大。2019 年取錄Band A 及Band B 的比例如下: Band A: 84%; Band B: 12% (根據2019年8 月5 日資料)
嶺大:
嶺大不會只考慮Band A 申請人。在學業成績及其他方面均等的前題下,較前選科組別的申請人獲取錄機會較大。嶺大2019 年取錄的文憑試新生中,66%來自Band A,24%來自BandB。
中大:
由於申請人數眾多,Band A 學生獲取錄機會較大。以2019 年為例,逾 99% 新生來自Band A。如同學將課程放在Band A,會有較佳機會獲學系選取參加面試或諮詢。
教大:
申請人若將課程放在BandA,獲邀參加面試及獲取錄的機會相對較高。2019 年獲教大取錄的新生中,約95%來自Band A,5%來自Band B。
理大:
理大只有少數課程只考慮Band A 申請人,詳情請參閱Study@PolyU 網頁(www.polyu.edu.hk/study)。大部份課程會考慮各個Band 的申請人,如果申請人數眾多,或會優先考慮Band A 申請人。2019 年理大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新生超過91%來自Band A、5%來自Band B。
科大:
科大建議同學選取Band A 課程(尤其是首志願)時,應以個人興趣和理想為前提。科大2019 年取錄的文憑試新生中,99%將科大放於Band A,所有商學院、跨學院及跨學科課程、理學士(綜合系統與設計)與及國際科研更達100%。大學將會主要參考Band A 同學的OEA,學院會額外加分。
港大:
在2019 入學年度,超過99%的學生來自Band A。如同學將課程放在Band A,會有較佳機會獲選取參加面試或諮詢。
公大:
除Band A 申請人外,公大亦會考慮其他組別的申請人,惟Band A 申請人獲面試(如適用)或取錄機會較大。以2019 年入學情況而言,獲取錄的Band A 和Band B 同學分別佔51%及18%。
城大:
工商管理學士(會計)(JS1002)、工商管理學士(管理學)(JS1005)、社會及行為科學系(JS1101)在七月份課程改選後有較多之Band A 申請人。
浸大:
根據七月改選後的資料,以下是首五個Band A 最多學生申請的課程:文學士(JS2020)、理學士(JS2510)、文學士/社會科學學士(地理/政治及國際關係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工作(JS2660) 及視覺藝術(JS2810)。
嶺大:
以7 月改選後Band A 計算,首5 個最多學生報讀的課程依次為社會科學(JS7300)、工商管理(JS7200)、文學(JS7100)、文化研究(JS7606)及風險及保險管理(JS7216)。
中大:
以7 月改選後Band A 計算,最多學生報讀的課程分別為JS4401 工程學、JS4601 理學、JS4202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JS4513 護理學及JS4801 社會科學。
教大:
以7 月改選後Band A 計算,最多學生申請的課程包括:幼兒教育榮譽學士(JS8404)、體育教育榮譽學士(JS8325)及小學教育榮譽學士(常識)(JS8234)。
理大:
以7 月改選後Band A 申請計算,2019 年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申請人數最多的5 個學科為:酒店業管理(JS3882)、設計學(JS3569)、護理學(JS3648)、市場學(JS3894)及旅遊業及會展管理(JS3820)。
科大:
以Band A 申請人計算,申請人數最多的科大課程依次為:JS5100 理學、JS5200 工程學及JS5300 工商管理。
港大:
以Band A 申請人計算,申請人數最多的港大學科依次為:JS6054 文學士課程、JS6901 理學士課程、JS6468 護理學學士課程及JS6963 工學學士課程。其中JS6054 文學士課程、JS6901 理學士課程及JS6963工學學士課程皆以學院收生,設有大量學額。
公大:
根據2019 年7 月改選後Band A 計算,首5 個申請人數最多的課程依次為:護理學榮譽學士(普通科)(JSSU40)、教育榮譽學士(幼兒教育:領導及特殊教育需要)(JS9580)、心理學榮譽社會科學學士(JS9001)、護理學榮譽學士(精神科)(JSSU50)及酒店及可持續旅遊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JS9291)。
城大:
2019 年取錄的聯招生中,約12%的學生(學士學位課程)有多於一年的文憑試成績。
浸大:
2019 年經聯招收生方法取錄的一年級學生中,約9%的同學有兩次或以上文憑試成績(combined cert)。
嶺大:
2018 年取錄的聯招生中,約12%持有兩次或以上文憑試成績。
中大:
2019 年,中大錄取的學生中,5.9%持兩次或以上的文憑試成績。
教大:
教大取錄的聯招新生中,約11%入讀學士課程的學生有兩次或以上文憑試成績(combined cert)。
理大:
2019 年,理大錄取入讀學士學位課程的學生中,近11%持兩次或以上的文憑試成績;而獲錄取入讀高級文憑課程的學生中,約8%持兩次或以上的文憑試成績。
科大:
科大約有7%的聯招生有兩次或以上的文憑試成績(combined cert)。
港大:
於2019 年,港大取錄了137 位有兩次文憑試成績(combined cert)或以上的申請人。
公大:
以2019 年入學情況而言,約9%獲取錄的申請人有兩次或以上的文憑試成績。
城大:
不扣分,取最好成績計算。
浸大:
不扣分,取最好成績計算。
嶺大:
如申請人重考文憑試科目,將以該科目的最佳成績計算,重考不會扣分。
中大:
中大大部分課程以該科目的最佳成績計算,個別課程或會調整有多於一次文憑試成績的申請人之入學
分數。有關詳情請瀏覽中大網頁http://admission.cuhk.edu.hk/。
教大:
如申請人重考文憑試科目,將以該科目的最佳成績計算,重考不會扣分。
理大:
如申請人重考文憑試科目,將以該科目的最佳成績計算,重考不會扣分。
科大:
如申請人符合學院最低收生要求,科大會以考生每科之最佳成績用作計算入學分數,不會扣分。
港大:
大部分課程以最好成績的科目計算,少部份課程會略為扣分。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公大:
如申請人重考文憑試科目,將以該科目的最佳成績計算,重考不會扣分。
城大:
副學位畢業生可申請入讀學士學位課程一年級(First Year Entry)或循Advanced Standing Entry 入學並獲得減免畢業學分資格[視乎學歷,可豁免約1/4 總學分或1/2 總學分(即高年級入學)]。如獲取錄入讀高年級,學生的副學士/高級文憑課程畢業成績的累積平均積點(CGPA)最少需達3.0。2020 年度城大約有一千四百個政府資助學士學位的高年級學額,為副學位畢業生提供更多升學機會。
浸大:
如副學位的主修與學士學位主修相關,可入讀四年制學士學位課程的三年級。浸大錄取時會考慮申請人的學業成績、課程選擇、面試表現及學習動機等等。如轉主修,可報讀一年級的學士學位課程。每年非聯招招生並沒有固定學額比例,須視乎申請情況而定。
嶺大:
持有認可專上院校的副學士學位或高級文憑學歷(課程修業期應不少於兩年)的申請人可經「非聯招」途徑報讀嶺大學士學位課程的一年級或三年級。嶺大錄取時主要考慮申請人的學業成績、報讀課程志願、英語水平、面試表現(如適用)及配合相關課程的具體要求等,按個別情況而定考慮,擇優錄取。2019-20 學年嶺大獲教資會分配130 個高年級學額。
中大:
每年非聯招招生並沒有固定學額比例,視乎申請情況而定。本校之取錄標準,素以擇優而錄為原則。考生無論以何種學歷或公開考試成績申請,本校概一視同仁,按成績及表現甄選。倘申請人獲邀面試,其面試表現亦為考慮因素之一。持有副學位學歷的申請人可選擇一年級或高年級入學,大部分四年制學士課程兼收高年級入學外,中大另設有七個兩年制課程給副學位畢業生銜接學士學位。2020 學年中大獲404 個政府資助的高年級學額。
教大:
副學位畢業生可經「非聯招」途徑申請入讀教大四年制文學士/社會科學學士學位課程的一年級或高年級,如報讀五年制教育學士學位課程,他們必須入讀一年級。2019 年教大獲教資會分配184 個高年級學額。在甄選過程中,主要會考慮副學位畢業生的學業成績、語文水平、面試表現等各方面。
理大:
2019 年,理大共取錄了約2000 名高級文憑或副學士畢業生入讀一年級或高年級課程。入讀高年級課程的高級文憑或副學士畢業生最多可豁免學士學位課程的一半學分。在2020/21 招生年度,理大共提供1700 多個政府資助的「高年級」學額。
科大:
科大獲教資會分配151 個高年級學額,供持有本地副學位學歷人士報讀。科大會根據副學位持有人的成績,安排銜接的年級。科大本科生一般需要完成120 個學分以符合畢業要求,獲取錄的副學位持有人最多可獲豁免60 個學分,一般可以在兩年或兩年半內畢業。
港大:
2019 年,政府額外提供345 個三年級學位收取副學位畢業生入讀。取錄申請人時均考慮其多方面的表現,如:考試成績、學校評語、面試(如有)及課外活動等。
公大:
副學位畢業生可經「直接申請辦法」入讀四年制或三年制本科生課程的二年級或三年級。收生是按副學位畢業生的學業成績、面試表現(如適用)及/或其他方面的成就甄選。2019/20 年度獲取録入讀本校高年級課程約有1,400 人。
城大:
獲推薦參加校長推薦計劃的申請人將獲城大Band A 課程考慮。視乎課程需要,安排申請人參加面試,一般是六月中舉行。面試後,申請人將在文憑試放榜前獲以下通知:
條件性取錄;或
獲排於取錄名單的較優先次序;或
在此計劃下不獲特別考慮。
浸大:
「校長推薦計劃」獲推薦的申請人,如符合入學要求,將會獲得浸大Band A 課程面試機會。學生在文憑試放榜前會獲通知面試結果。
嶺大:
嶺大會邀請所有於「校長推薦計劃」下獲推薦及將有關課程作其Band A 選擇的學生參加面試,以綜合考慮學生之成績。部份學生將獲加分或予以有條件取錄 (學生須符合一般入學要求)。結果會在文憑試放榜前通知學生及其校長。
中大:
中大將整體考慮被推薦學生的非學術表現,視乎個別學系需要安排學生進行面試。按照聯招輔助計劃的指引,部份申請人或會獲有條件取錄資格或較高評分以增加其入學機會。評核結果會於文憑試放榜前通知學生及其校長。2019 年中大採用靈活收生措施,獲得有條件取錄的受薦人如未能達到有條件取錄的成績,但其在非學術範疇上擁有卓越成就並能表現出對給予有條件取錄學系的濃厚興趣,仍可狻特別入學考慮。
教大:
所有經聯招校長推薦計劃提名的申請人,若符合教大甄選標準及將有關課程作其Band A 選擇,有機會在文憑試放榜前優先獲邀參加面試。教大會綜合考慮申請人各方面的能力,包括非學術成就、校長推薦書內容及面試表現等,整體表現優異的申請人有機會獲有條件取錄。另外,教大將繼續舉辦本科生課程提名計劃,詳情可參閱教大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ugnom.htm。
理大:
校長推薦計劃的申請人,如在非學術範疇上有卓越表現(例如在重要比賽中取得獎項),其入學申請會獲理大優先考慮。學生會於文憑試放榜前獲通知其申請結果。獲優先取錄的申請人, 必須符合理大的基本入學要求及其他錄條件(如有),方能正式獲得取錄。未獲優先取錄的申請人也有機會被邀請參加面試,面試表現良好也有機會獲額外加分。
科大:
校長推薦計劃會綜合考慮學生各方面之成就,評核結果(如加分或予以有條件取錄),科大會於文憑試放榜前透過聯招(JUPAS)網上系統及去信通知學生及其校長。
港大:
本校會安排透過校長推薦計劃申請入學的學生於六月四日及五日進行小組面試,詳情將以電郵通知。學院以每個學生的綜合表現考慮,不會量化學生的表現。申請人及學校會於文憑試放榜前獲通知推薦結果。
公大:
公大會按學生各方面的成就、SLP 及校長推薦信的內容等因素一併來考慮獲校長推薦的申請人。按照聯招輔助計劃的指引,部份申請人或會獲有條件性取錄資格或較高評分以增加其入學機會。公大會於文憑試放榜前通知學生及校長有關同學之申請結果。
城大:
如獲邀面試,申請人應盡量出席及作好準備。另外,亦要清楚了解課程入學要求。
浸大:
考生於選科前應充份了解個人興趣及各課程的額外入學要求。另外,部份考生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遞交
其他學歷證明,如音樂考試證明至聯招辦事處。
嶺大:
中大:
考生需清楚了解各課程的額外入學要求。
教大:
理大:
科大:
港大:
公大:
申請途徑
申請人應透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選報香港公開大學開辦的「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課程及/或其他可經「大學聯合招生辦法」報名的自資課程。兩類課程均為政府資助課程,惟申請人需注意兩者的資助方式有別。
選擇課程
申請人於選擇課程時應先考慮其興趣及志向,不應誤將未感興趣但以為較易獲取錄的課程置放於Band A 的課程選擇內,以免錯失獲派心儀課程的機會。
面試及/或筆試安排
此外,香港公開大學開辦的課程中有6 個課程(主要為語言教學、幼兒教學、物理治療及護理學等相關課程) 會甄選並邀請部分「聯招」申請人參加入學面試及/或筆試。入學面試及/或筆試將於香港中文文憑考試成績公佈前/後舉行。獲邀之申請人將會收到電郵、短訊及通過「大學聯招辦法」帳戶內之訊息通知有關安排。申請人應預留時間參加面試及/或筆試,以免錯失面試及入學機會。
接納課程取錄
最後,申請人如獲課程取錄,應於相關截止限期前接納取錄(即繳交留位費及完成註冊程序),以免錯失入學機會。
大學聯招處:
城大:
會視乎第一輪獲錄取的學生註冊情況而決定是否進行補選。若有剩餘學位,會循聯招或非聯招途徑填補。
浸大:
若有剩餘學位,會由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填補。
嶺大:
若有剩餘學位,會由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填補。
中大:
若有剩餘學位,會由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填補。
教大:
若有剩餘學位,會由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填補。
理大:
若有剩餘學士學位,一般會循非聯招途徑填補。高級文憑剩餘學位,將於Clearing Round 及Subsequent Round 取錄申請人。
科大:
科大於2019 年正式遴選結果公布後,已沒有學額空缺。
港大:
有剩餘學位的機會不大,有的話數目也不會太多,會配給非聯招申請人。
公大:
若有剩餘學位,會由聯招或非聯招申請人填補。
合資格遞交要求根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覆核後更高的科目等級(覆核成績)重新考慮入學申請的申請人若符合以下要求,將不會因覆核成績而影響其取錄資格:
上述資料乃節錄自「大學聯招辦法」網站https://www.jupas.edu.hk
城大:
實行雙軌制的學院/學系 | 先入學院/學系,一年後入讀主修專業(主修安排見備註) | 直入主修專業(*:2020 年度新增課程) | ||
經濟及金融系 | JS1012 經濟及金融系[選項:工商管理學士(商業經濟)、工商管理學士(金融)]註一 |
JS1013* 工商管理學士(商業經濟) |
JS1014* 工商管理學士(金融) |
|
資訊系統學系 | JS1017 資訊系統學系[選項: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系統管理)、工商管理學士(資訊管理)]註一 |
JS1018* 工商管理學士(環球商業系統管理) |
JS1019* 工商管理學士(資訊管理) |
|
管理科學系 | JS1025 管理科學系[選項:工商管理學士(商業分析)、工商管理學士(商業營運管理)]註一 |
JS1026* 工商管理學士(商業分 析)業營運管理) |
JS1027* 工商管理學士(商 |
|
社會及行為科學系 | JS1110 社會及行為科學系[選項:社會科學學 士(犯罪學及社會學)、社會科學學士(心理學)、社會科學學士(社會工作)]註二 |
JS1111* 社會科學學士( 犯罪學及社會學) |
JS1112* 社會科學 學士(心理學) |
JS1113* 社會科學學士(社會工作) |
建築學及土木 工程學系 | JS1212 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選項:工學士 (建築工程)、工學士(土木工程)、理學 士(測量學)]註二 |
JS1213* 工學士( 建築工程) |
JS1214* 工學士(土 木工程) |
JS1215* 理學士(測量學) |
生物醫學系 | JS1805 生物醫學系[選項: 理學士( 生物科學)、理學士(生物醫學)]註一 |
JS1806* 理學士(生物科學) |
JS1807* 理學士(生物醫學) |
|
數據科學學院 | JS1071 數據科學學院[選項:理學士(數據科學)、工學士(數據與系統工程)]註二 |
JS1072 理學士(數據科學) |
JS1073 工學士(數據與系 統工程) |
|
創意媒體學院 | JS1041 創意媒體學院[選項:文學士(創意媒體)、理學士(創意媒體)、文理學士(新媒體)]註二 |
JS1042 文學士( 創意媒 體) |
JS1043 理學士(創意媒體) |
JS1044 文理學士(新媒體) |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入學要求改動(標示為斜體字) |
JS1207 | 機械工程學系[選項:工學士(機械工程)、工學士(核子及風險工程)] | 一個選修科必須為以下其中一科: • 化學 • 組合科學 • 設計與應用科技 • 數學延伸單元一/數學延伸單元二 • 物理 |
JS1801 | 獸醫學學士 | 兩個選修科必須為 • 生物及化學 |
伙伴大學 | 城大主修專業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 • 計算金融及金融科技(計算金融) • 商業經濟 • 商業分析 • 電腦科學 • 犯罪學及社會學 (應用社會學) • 心理學 • 亞洲及國際研究 • 公共政策與政治 (政治) • 計算數學 • 應用物理學 |
國立臺灣大學 | • 會計 • 商業經濟 • 市場營銷 • 土木工程 (結構工程) • 材料科學及工程 |
德國倫法那呂訥堡大學 | • 文學士(創意媒體) • 文理學士(新媒體) |
浸大:
(一) 改變基本入學要求
2020 學年浸大的基本入學要求將改為332233,即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兩個甲類選修科要達到第三級,數學必修科及通識科要達到第二級,個別課程亦會考慮數學延伸單元、乙類科目(應用學習)及丙類科目(其他語言)為第一或/及第二選修科。有關詳情,請參閱入學事務處網站: https://admissions.hkbu.edu.hk/ug/jupas。
(二) 新增課程選擇
文學院課程
文學院將推行雙軌收生制,除文學士聯合收生課程(JS2020)、音樂文學士(JS2030)及創意產業音樂學士(JS2050)外,學院新增以下六個主修課程以供選擇:
全球演技藝術學士(JS2340) *
全球及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JS2670) *
全球及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主要研究全球化的轉型和中國的轉型的相互關係,課程目的是啟發及培養學生積極參與中國和國際事務,課程包括三個核心要素:
(1)結合跨學科知識,分析全球政治經濟發展和社會文化進程;
(2)深入學習中國知識及語言;
(3)研究及分析能力訓練。
課程與中國和海外的大學合作,為學生提供眾多交流和體驗學習的機會,讓同學能夠身處國内及國外的環境中學習。研究主導的課程為培養學生成為知識豐富、精通多種分析技能,並且擅長團隊協作的人才。除此之外,學生亦可在香港、國内和世界各地通過修讀語言課程和參與實習工作提高普通話水平。香港、中國、乃至全球各地區的多元發展,為本課程的畢業生帶來更多國際商務、跨國服務、可持續發展、媒體和教育等行業的就業機會。畢業生可以為國際機構、政府、企業或社區組織等不同規模的機構提供行政管理、公共關係、市場營銷、研究和培訓服務。
*新課程有待大學審批
(三) 文學院及工商管理學院改變收生模式
2020 學年起文學院將改為雙軌收生制,對文學院課程有興趣的同學,可申請入讀文學士聯合收生課程(JS2020),同時也可直接申請個別主修課程如中國語言文學文學士(JS2021)、創意及專業寫作文學士(JS2022)、英國語言文學文學士(JS2023)、人文學文學士(JS2024)、宗教、哲學及倫理文學士(JS2025)及翻譯學文學士(JS2026)。另外,文學院音樂系亦提供兩個獨立收生課程,包括音樂文學士(JS2030)及創意產業音樂學士(JS2050)。
工商管理學院則由雙軌收生制改為聯合收生制,學院提供工商管理學士聯合收生課程(JS2120)及會計學專修(JS2110)兩個課程選擇,入讀聯合收生課程(JS2120)的同學,於第二年可按自己興趣修讀以下專修:應用經濟學、創業學、財務學、人力資源管理學、資訊系統及電子商貿學及市場學。
(四) 與海外院校合辦雙學位(double degree)課程
浸大致力推動國際化,鼓勵學生踏出香港放眼世界,積極為學生開拓擴闊國際視野的機會,2020 年浸大與以下海外院校合辦雙學位課程,同學於四或五年間分別於浸大及海外伙伴院校就讀,畢業後將獲得兩間院校所頒發的學位:
雙學位課程 | 浸大學院 | 伙伴院校 | 詳情 |
2+2 Double Bachelor DegreeProgrammes in Business (HKBU & SFU) | 工商管理學院 | 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
詳情 |
Bachelor of Communication (HKBU) & Bachelor of Journalism/ Bachelor of Communications (UQ) | 傳理學院 | 澳洲昆士蘭大學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
詳情 |
Bachelor of Science in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HKBU) and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ctuarial Science (SFU) | 理學院 | 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
詳情 |
BSocSc in European Studies (HKBU) &Diplôme de Sciences Po (Master degree at Sciences Po) | 社會科學院 | 里昂政治學院 (Sciences Po Lyon,France) |
課程有待大學審批 |
BSocSc in European Studies (HKBU) &Diplôme de Sciences Po (Master degree at Sciences Po) | 社會科學院 | 波爾多政治學院 (Sciences Po Bordeaux,France) |
課程有待大學審批 |
嶺大:
(一) 2019/20 學年起開辦兩個新課程
環球博雅教育(榮譽)文學士 (JS7123)
課程著重發展學生獨立思考及慎思明辨的能力,以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及海外學習經驗,並對社會有承擔的環球領袖。透過在文、理、商及社會科學各領域全面而具針對性的培養,課程設計確保每一名學生在掌握到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其志向並進行深度研究。每名學生將前往最少兩所分別位於歐美、亞洲或其他地區的世界頂尖大學進行學習交流,並在資深教授的指導下,整合於嶺大及海外所學,進行總整專題研究。每名學生均會獲社會傑出人士擔任個人導師,以提供不同範疇的專業建議及就業上的指導。
數據科學(榮譽)理學士 (JS7225)
課程以博雅教育為基礎,並全方位教授人工智能、電腦科學、統計及數學方面的知識。學生能掌握如何運用不同的人工智能工具、資料探勘、大數據分析、定量决策和統計等方法,以應對電子商貿、金融經濟、衛生保健和教育等不同行業面對的數據科學課題。此外,學生能學會應用先進的雲端運算技術,以及最新的人工智能軟件去分析數據並解決問題,成為專業的數據科學家。
(二) 全人發展
甲、 服務研習
為進一步把具意義的服務與正規的學術學習結合,嶺大將服務研習(Service-Learning)正式列為畢業要求,學生須在四年內修讀至少一科包含服務研習元素的學科。
乙、 國際交流
嶺大重視雙向文化交流,一方面吸納來自不同地區的非本地生到嶺大交流或修讀學位課程;同時更積極為本科生提供在學期間到海外及內地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透過嶺大以外的課程,獲得額外知識,同時體驗不同文化及藉此提高語文水平。目前,嶺大與超過210 所遍佈逾40 個國家的夥伴院校結盟,為超過八成半本科生提供參加國際交換生計劃、暑期或冬季課程的機會。
丙、 舍堂生活
嶺大是香港唯一為所有學生提供四年全宿的大學。為提倡博雅教育、全人發展,使學生有全面而均衡的校園生活,所有學生須入宿兩年或以上,學習如何跟不同背景及國籍的同學相處,親身體驗博雅教育的樂趣。
中大:
在新學制下,課程既全面,又靈活豐富。學生須修讀的核心課程大幅提升,加強語文及通識能力,以便學生作好準備,迎接社會在經濟轉型下的急速發展;而選擇雙主修及副修的靈活度也大大增加。大學增設全
新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全校推行,讓學生透過閱讀經典原著,探索科學與知識世界,並反省理想社會與
美好人生。此外,五所新書院(包括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全面運作,
除提供宿舍及飯堂等設施外,亦藉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人際關係技巧、文化品味、自信心和責任感,讓
學生的大學生活添上色彩。
中大一直致力與世界頂尖高等學府合作,近年推出多個雙學位本科課程,讓聯招學生於入讀中大後可選擇
修讀,學生於畢業時可獲取分別由中大及合辦學院頒發的兩個學士學位。已公布課程包括:
聯招課程 | 合作院校/學系/課程 | 收生年份 |
JS4018 中國語言及文學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2019 |
JS4070 語言學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 2019 |
JS4202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 | 西班牙IE 商學院 | 2019 |
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卡斯商學院 | 2020 | |
JS4428 金融科技學 | 北京大學金融數學理學學士 | 2019 |
JS4892 全球研究 | 日本早稻田大學 | 2019 |
教大:
自2019/20 學年開始,教大實施嶄新的學士學位課程,引入多個新元素,旨在培養學生成為專業卓越、有道德責任及創新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及各行各業的領袖專才。新元素包括:
「總整專案」(Capstone Project)
「總整專案」(Capstone Project)與畢業論文(Honours Project)並行,學生可根據興趣及發展需要,選其一作為畢業專題研究,靈活自主以不同模式展示其所學及研究成果;
「大學電子學習歷程檔案」(University ePortfolio)
新課程將全面強化通識教育,促進跨學科發展及擴濶學生視野;
學校體驗(Field Experience)
教育學士學位課程將增進學校體驗及教學實習,學生需於兩個學期進行共16 星期的教學實習,並以「學校體驗及專業學習歷程檔案」(Field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Learning Portfolio)紀錄、評估學生實習經驗及成果。
除此之外,教大將於2020/21 學年再次開辦歷史教育榮譽學士(JS8381);至於中國歷史教育榮譽學士(JS8416)則會停辦一年。另外,科學教育榮譽學士(JS8430) 將於2020/21 學年提供一個主修科目(生物)。
有關最新入學及課程資訊,請瀏覽教大網頁https://www.eduhk.hk/degree。
理大:
在入學分數計算上,理大在2020/21 招生年度修訂聯招入學申請的科目轉換分數機制,將獲取5 級或以上科目成績的對換分數調高,以吸引成績卓越的同學入讀理大的學士課程,有關詳情請參考Study@PolyU 網頁:http://www51.polyu.edu.hk/eprospectus/ug/jupas/admission-selection。
此外,理大在2019/2020 學年有推出彈性收生安排,酌情考慮在文憑試中一科表現較遜色而未達基本入學要求,但符合其他特定要求的考生(包括在其他科目表現突出)。在2020/21 學年,理大將會繼續推行、並檢討現行的彈性收生安排,詳情會容後公布。
由2020/21 招生年度起,語言、文化及傳意廣泛學科將暫停收生,對該廣泛學科有興趣的同學可報讀以下2 個個別課程: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中文) |
JS3818 | 語言學及翻譯學(榮譽)文學士學位 |
JS3832 | 專業英文(榮譽)文學士學位 |
此外,電子計算廣泛學科在重組後將以電子計算(榮譽)理學士學位組合課程(JS3868)招生,該組合課程包括3 個學士學位課程,分別為電子計算(榮譽)理學士學位、企業信息管理(榮譽)理學士學位,以及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榮譽)理學士學位。
在2019/2020 招生年度,理大推出了「可持續結構及消防工程學(榮譽)工學士學位」課程,學系計劃在2020/21招生年度繼續優化該課程,故課程名稱及內容可能會有修訂,詳情請留意Study@PolyU 網頁 (www.polyu.edu.hk/study)公布。
科大:
理學院課程變更 (JS5102、JS5103)
理學院致力為熱愛科學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本科課程,培養學生探新求知的能力,課程設計涵蓋不同學科,讓學生學習不同學術範疇的內容。理學院實行學院制收生,學生在首兩個至三個學期可按興趣靈活地選修不同科目,探索自己的志向和能力;在充分認識各科學領域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主修。由2020 年開始,理學院將原有之理學JS5100 分為兩個新的課程(https://science.ust.hk/):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重點 | 學額 |
JS5102 | 理學A 組(SSCI-A) |
|
464 (數字為JS5102 及JS5103 的共設學額) |
JS5103 | 理學B 組(SSCI-B) |
|
着重基建推動多元學習環境
科大致力為同學提升校園生活質素,不斷投放大量資源於基礎建設。已落實興建的多功能大禮堂「逸夫演藝中心」將成為科大的新地標,不僅為舉辦大型活動提供場地,更為大學的教學和文化活動增添寶貴的空間,有助大學及其周邊的社群加強推進人文教育的發展。除此之外,剛落成的「曾肇添體育中心」更進一步推動健康生活及節約能源的理念。體育中心採納多項環保設計,包括能減輕室內溫度以降低能源消耗的玻璃外牆,把熱島效應降至最低的高反射性屋頂,太陽能管加熱水系統和動作感測照明系統等,以盡量減少用電。可見科大一直致力推展體育精神及多元的學習環境。
港大:
(一) 新推跨學科文理學士學位課程裝備學生領導未來(JS6212、JS6224、JS6236、JS6248、JS6250)
為滿足社會對新一代複合型人才的需求, 港大推出了一系列跨學科的文理學士(BASc)課程,培養有志跨界學習、領導新興行業的未來領袖。五個跨學科文理學士學位課程由十個學院參與設計,學習模式多樣化,如所有文理學士學生的共同核心課程「Leadership Beyond Borders」,它是一個三階段的多元密集課程,圍繞「成為領袖」、「環球領袖經驗」及「領袖的設計思維」三個範疇,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領袖和教授作實戰分享、配合工作坊、小組討論及匯報、課後交流晚宴等,重點培養所有文理學士的學生成為獨當一面的領袖。
五個文理學士學位課程簡介如下:
JUPAS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課程縮寫) | 課程簡介 |
JS6212 | 文理學士 (BASc) | 文理學士課程提供寬廣的學術知識及自主學習機會,旨在將學生 發展成為社會各界的明日領袖,應付全球挑戰。課程致力培育學 生的社會智力、解難創意、分析能力、溝通技巧及倫理責任,從 跨領域的角度了解世界。有別傳統課程,本課程令學生更能與世 界接軌,創造改變。教學包含兩大原則,一方面學生須接受文、理、社會科學三大學院所提供的優質教學;另一方面從個案研 讀、總結式學習體驗,及各行業領導人士的分享中學習,將累積 所得的知識融會貫通。 課程架構由三大重要元素組成: • 跨學科主修:學生將同時修讀三科由三大學院共同設計及教 授的跨學科必修科,兩大範疇 (1) 文化與社會和 (2) 世界、生命 與人文科學的科目,以及社會創新(實習)。 • 副修或自由選修:學生可選修港大其他學院的學科,作為副 修或自由選修。 • 其他重點科目:學生亦須完成跨文理學士科目、大學語文、 核心課程的畢業要求。此外,課程會安排導師因應學生的學習期 望,在學科的組合上作出個人指導。 |
JS6224 | 文理學士 (應用人工智能) (BASc(AppliedAI)) |
文理學士(應用人工智能)課程注重培育學生設計和建造不同領域 所需的智能系統,課程中融入了相關哲學和專業操守原理,目的 是令學生能在不同行業大放異彩,成為現今社會渴求的人工智能 專才。 |
JS6236 | 文理學士(設計+) (BASc(Design+)) |
文理學士(設計+)課程旨在培養高效、具適應力和創意的同學,透 過跨學科知識,於不同領域成為富創造力、分析力、思辨能力及 解決問題創意的專才。 |
JS6248 | 文理學士(金融科技) (BASc(FinTech)) |
文理學士(金融科技)目標培育具有金融和科技知識的金融科技專 家和企業家,以便在金融科技的創新和應用方面發揮主導作用。 這跨學科的課程將計算學,財務,政策和法規等科目結合,為學 生在金融科技領域上打好基礎。 |
JS6250 | 文理學士 (環球衞生及發展) (BASc(GHD)) |
文理學士(環球衞生及發展)為亞洲首個同類課程,旨在培育知識 與技能兼備的學生,以為他們日後投入現今瞬息萬變、趨向跨學 科的國際環境做好準備,有效應對複雜的環球衞生及發展挑戰。 |
如欲了解詳細課程資訊,可瀏覽www.basc.hku.hk。
(二) 理學士課程提供精研主修科助深度培訓專才 (JS6901)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作為科學教育的先驅,香港大學理學院在課程設計方面與時並進。由2019-20 學年開始,港大理學院6901 理學士課程新增兩個精研主修科供同學選擇。新增的精研主修科為物理及數學,加上現有的四個精研主修科(化學、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地質學、分子生物學及生物科技),港大JS6901 理學士課程總共提供六個精研主修科及十四個常規主修科供同學選擇。
精研主修有助有志從事科研的本科生集中專注某個科學領域,汲取該領域更博更深的知識技能,大大提升畢業生繼續從事科研或獲取專業資格的優勢。
如欲獲取更多資料,請參閱 www.scifac.hku.hk/prospective/ug/6901-bsc/features 。
(三) 培養環球視野孕育國際化人才
在2019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最國際化全球大學排名」中,港大位列第一,肯定了港大作為國際化大學的地位。港大非常鼓勵同學深入社會,積極參加海外交流、暑期實習、科研考察、社區服務等體驗式學習項目。不少學院已將各形式的體驗式學習嵌入課程,甚至以此為畢業要求。港大的環球願景是希望能為每位本科生提供至少一個海外及一個中國內地的交流體驗,讓學生在海外透過體驗式學習活動擴闊視野
目前與港大合作的海外院校達365 間,遍及44 個國家/地區,例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及牛津大學等,同學可參與港大提供的交換生計劃、海外實習及暑期研究計劃和服務學習計劃等培養環球視野。同時,港大與劍橋大學合辦聯合收生計劃、及與多間海外頂尖院校如巴黎政治大學 (Sciences Po)、倫敦大學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等合辦雙學位課程多年,學生畢業後發展非常理想,或已經完成在合辦海外院校的首兩年課程,回港大開展其餘下課程。
現時港大與海外院校合作推出的本科聯合收生計劃/雙學士學位課程詳情如下:
合作院校 | 課程名稱 |
香港大學-劍橋大學 | 本科聯合收生計劃(工程學及電腦科學) |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 | "未來領導者" 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北京大學管理學雙學士學位課程 |
香港大學-北京大學 | 法學士雙學位課程 |
香港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文學士雙學位課程 / 社會科學學士雙學位課程 |
香港大學-巴黎政治學院 | 文學士雙學位課程 / 社會科學學士雙學位課程 / 工商管理雙學位課程 |
香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 | 法學士雙學位課程 |
*有意報讀此課程的學生,須符合個別院校的國際試入學要求。
港大亦正積極與其他海外院校洽談合作,未來將會推出更多雙學位課程,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
公大:
公大於2020/21 學年新增下列十一個新課程: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 (中文) |
JS9007 | 經濟及公共政策分析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JS9008 | 心理學與精神健康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
JS9019 | 英語及文化榮譽文學士 |
JS9261 | 數碼商業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JS9272 | 財務及風險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JS9276 | 房地產及設施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
JS9731 | 環境科學與綠色管理榮譽理學士 |
JS9732 | 生命科學榮譽理學士 |
JS9769 | 食品測試科學榮譽理學士 |
JS9780 | 數據科學榮譽理學士 |
JS9790 | 物理治療學榮譽理學士△ |
以下課程將更改課程名稱,新課程名稱有待大學審批:
課程編號 | 課程名稱(中文) | 前課程名稱(中文) |
JSSU15 | 影像設計及數碼藝術榮譽藝術學士 | 電影設計及攝影數碼藝術榮譽藝術學士 |
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
政府向修讀香港合資格院校(包括香港公開大學在內)開辦的全日制經本地評審本地及非本地自資首年學士學位(不包括已入讀「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課程的合資格學生提供免入息審查資助。於2019/20學年,政府將資助額由每年港幣30,800 元增至每年港幣31,300 元。政府將稍後公佈2020/21 學年「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的合資格課程及每年最高資助金額。有關資助計劃的詳情,請參閱www.cspe.edu.hk/NMTSS。只有本地學生才合資格獲得「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資助。
入學獎學金
公大設立入學獎學金以鼓勵成績優異的學生在本校升學,獎學金金額為HK40,000 元(本科生課程)。所有獲取錄的入學申請人都會自動獲考慮,而無須另外提交入學獎學金申請。獲獎同學如學業成績持續表現優異,則有機會可於往後學年再獲HK$40,000 元獎學金。
校舍發展項目
大學於毗鄰何文田常盛街發展第三期新校舍項目興建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以切合社區醫療服務專才的需求,並提供更完善的教學設備予健康相關課程人士使用。新校舍將為大學增加學習空間及設施,為教學注入輔導學習的嶄新元素,新校舍將設有主動學習室和學習共用空間,供同學自行或在導師引導下學習時使用。
城大:
填寫於OEA 內的非學術成績將會視作申請的輔助資料。
城大設有運動員入學計劃,提供共60 個名額,給聯招及非聯招申請人入讀學士學位或政府資助副學士課程。
獲取錄的申請人有機會獲得住宿獎學金或運動員獎學金,詳情請參閱www.admo.cityu.edu.hk/jupas/athletes/。
浸大:
申請人可將非學術成就放入OEA 內,供各課程考慮。浸大設有「精英運動員入學計劃」,申請人若有傑出運動表現可申請此計劃,若面試表現理想及符合基本入學要求,將有機會入讀浸大及獲得相等於全年或一半學費的奬學金。詳情請參閱網站:
https://sa.hkbu.edu.hk/sfa/scholarships/admission-scholarships/hkbu-elite-athletes-admission-scheme。
嶺大:
申請人透過OEA 或校長推薦計劃提供的非學術表現會被視作額外的輔助參考資料。
嶺大亦設有「嶺南大學精英運動員入學獎學金」計劃,本地精英運動員可透過聯招或非聯招途徑申請入讀嶺大全日制本科課程,並獲頒發獎學金。詳情請參閱:www.LN.edu.hk/ssc/sports/athletes-scholarships。此外,嶺大於今年正式推出「校長推薦計劃」。計劃會對在非學術範疇上表現傑出而未達最低入學資格的本地聯招申請人,作特別收生考慮。詳情請參閱嶺大網站。
中大:
申請人透過OEA、Additional Information 或校長推薦計劃中填寫的非學術成就會視作輔助參考資料,或被用作挑選學生及訂定面試名單等。中大亦設有運動員奬勵計劃,大學從體育總會或校長推薦計劃中篩選,如有合適的申請人,交予學系考慮。有關此計劃的詳情可參考http://www.peu.cuhk.edu.hk。
教大:
申請人透過OEA 提供的非學術成就資料,個別課程或會用作輔助參考資料,並邀請合適的申請人參加面試。教大將繼續推行自薦計劃,歡迎於體育運動方面有卓越成就/表現或具備相關潛能,並有志修讀體育教育學士課程(JS8325)的聯招同學參加。申請人有機會優先於文憑試放榜前獲邀參加面試及學科評核試,表現優異且學業成績良好者,更有機會獲得入學優先考慮及獎學金。計劃詳情,請瀏覽教大網頁
https://www.eduhk.hk/degree/selfnom.htm。
理大:
理大設有運動員奬勵計劃,申請人如曾參與國際重要比賽, 或獲選為香港代表隊/青年代表隊成員, 可透過相關體育總會向理大學生發展及資源中心遞交申請。詳情及申請表格請參閱https://www.polyu.edu.hk/stars/Sports> Outstanding Sportsmen Recommendation Scheme。
另申請人若在非學術範疇上有卓越表現(例如: 在大學聯合招生辦法的申請表格中「比賽/ 活動的經驗及成就」部分列出於國際比賽中獲得獎項/記錄), 其入學申請會獲優先考慮。
學生需將理大課程放在課程選擇組別A, 方能由上述渠道獲得考慮。學生會於文憑試放榜前獲通知其申請結果。獲優先取錄的申請人, 必須符合理大的基本入學要求及其他取錄條件(如有),及所選課程在重新排序後仍在課程選擇組別A,方能正式獲得取錄。
科大:
非學術獎學金鼓勵體育發展、創業及社會服務
除學術獎學金外,科大另設3 項獎學金表揚學生在非學術方面的傑出表現。其中,「創新、創意及創業精神獎學金」(ICE)及「社區服務及領袖獎學金」(COLE),名額各10 個,每名學生可獲獎學金$50,000。而「傑出運動員入學獎學金」則不設名額限制,每名學生最多可獲$30,000。(https://sfao.ust.hk/page.php?i=27)
傑出運動員入學及獎學金計劃(SAAS)
計劃旨在協助學生運動員於追尋夢想的同時,亦能在科大接受優質教育。成功申請之學生,除可能獲有條件取錄,更可獲每年最多$42,100 的助學金及$55,000 生活津貼,並由科大教員及運動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跟進每一位運動員的學習進度及發展需要。為配合運動員的密集訓練和比賽時間表,大學將按個別情況作靈活的學業安排,包括調節學分要求、考試時間、課堂出席率要求等,亦容許學生將所修讀的本科課程年期延長最多一倍。有關詳情請瀏覽網頁:https://join.ust.hk/saas/。
港大:
承接Q.3,OEA、自我介紹文章等非學術表現均會作挑選學生及訂定面試名單之用。
本校亦設有體育學人計劃,面試將安排在六月四日及五日舉行,詳情請參閱hku.hk/dse。
公大:
申請人透過校長推薦計劃或OEA 提供的非學術表現會被視作額外的輔助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