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家長分享 |
|
聖保羅男女的兩個銅像 閱讀音樂並重
就讀學校:聖保羅男女小學
聖保羅男女小學名氣大,很多家長視之為名校中的名校,亦視之為子女升小的終極目標。自2002年成為直資小學,四年後兩間分別位於麥當勞道及堅尼地道的聖保羅男女小學合併,正式命名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並於2008年進駐全新的黃竹坑校舍。
Andrea的父母並非「虎爸虎媽」,只是希望女兒在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下讀書。經歷多番努力,Andrea分別獲德望學校(小學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及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所取錄。三間學校均是不少家長心儀的直資小學,要從三者擇一,煩惱少不了。Andrea爸媽思前想後,因著學校聲譽、教學質素及能夠直升中學,最終選了後者。
回首面試點滴
Andrea表現相當不俗,不過媽媽卻說;「我們其實沒有特別的面試攻略。」四至五頁的孩子簡介、參閱坊間的小一面試套書等,只是不少家長眼中的基本動作。𣎴過身為全職主婦的媽媽,會跟Andrea一起瀏覽學校網頁,「女兒對聖保羅男女的校園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認出眼前負責面試不是校長(其實是副校長),可能因而令人留下印象。」
Andrea媽媽記得,聖保羅的面試分兩個階段。首階段以孩子為主,他們會以小組形式參加遊戲,表現小朋友的解難能力和合作態度,譬如要求幾位孩子一起利用麵包、火腿等材料製作三明治,放在碟上,特別之處在於這個碟子底部是呈半球狀,不易放穩,小朋友便要一起發揮創意;接著校長或副校長會與小朋友作一對一的談話,問題可能包括為何喜歡這間小學、家庭生活等;也會以遊戲方式,測試孩子的記憶力。整個流程約需一小時。
表現良好的小朋友,會應邀參加第二階段的面試。這回合主要由校長與家長對話,小孩則在旁閱讀桌上的書籍,歷時約二十分鐘。孩子是否可以安靜地看書、家長能否表現出關注子女的成長和教育,都成為關鍵。
分持書本和大提琴的銅像
Andrea媽媽十分慶幸女兒很快便適應在聖保羅男女的小學生活。「學校的德育教育頗見成效,女兒現在的舉止斯文、乖巧,而且開始能為人著想,我們都十分欣喜。」
她亦認為,學校能夠從學生角度出發,沒有太繁重的功課,每日更設導修堂,讓學生完成習作。「一年級上學期沒有默書、沒有測驗、沒有考試;到下學期亦只有測驗和考試各一次,女兒便可輕鬆面對學習生活。」
學校亦十分注重閱讀風氣和音樂欣賞的培育。Andrea媽媽說:「校內設有兩個銅像,分持書本和大提琴,可見校方對兩者的重視。」學生必須參加閱讀進階計劃;校方並邀請家長義工以單對單形式,陪伴年幼的同學閱讀英文書本。
在音樂教育方面,學校鼓勵學生多欣賞不同的演奏會,並要撰寫會後感想;校方亦資助學生參加課餘音樂班,師資不乏音樂界傑出之士。「不過學校並不會以追求獎項為目標,學生自由發揮,享受音樂,無須背負太大壓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