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都往哪裏去了?

上回說到,香港的新聞記者轉行成風。2015年,普立茲獎得主之一的Rob Kuznia,憑着一宗學校貪污案的調查報道,攫取得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不過很快他就用行動對同行傳達忠告:去做公關吧,最起碼付得起房租。

 

「公共關係」這專業,在今天的市場中多半歸納在企業傳訊的職能內。若以媒體與公關兩個行業來看,它們之間確實有不少共通之處。而傳統上,很多老闆都以為「公關就是和媒體打好關係」,因此企業都格外鍾情記者人才,欣賞他們的觸覺敏銳、書寫能力高、熟悉媒體工作流程,並具備較豐富的人脈,這一切都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地方。事實上,在我認識的傳訊人員中,不乏前身為記者的。不過,他們會告訴你,與媒體打好關係只是工作其中的一環,他們也要照顧不同持份者的需要。除媒體外,持份者還可包括客戶、消費者、社區、政府、工會、投資者等等。此外,他們也要經營好機構對外的形象,因此,作為公關大臣,可真的要時刻做到八面玲瓏了!

 

最近,我城特首一句「Have no stake in the society」令大眾譁然,引爆了一場典型的「關公災難」──即公關危機,意思是指任何引起公眾非議的人、事和舉動。我記得有人在危機管理方面,提出一套DISCO 的原則:Dual Path Process(「溝通與行動」並行)、Immediate Response(「立即」回應)、Stakeholder(判別「持份者」)、Containment(控制「處境」)及Ownership(承擔「責任」)。對於上述事件,當事人最後在facebook刊登了澄清,聲稱言論「只係一個誤會」。可惜,有關回應竟遲來了六天,這對已產生公眾負面影響的幫助不大。由此可見,作為公關的一員,必須第一時間處理突發事件,期間不僅分秒必爭,更要預計可能出現的問題,隨時隨地作好準備。

 

公關人員的價值,往往在於怎樣把想要溝通的訊息,用一種感同身受的語言去傳達,並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尋求支持和認同。這樣一來,他們除了要具備一身抗壓力、高效率、搶時效的好本領,還需要展現兩個非常重要的特質,就是「講人話」和「接地氣」,否則只會增加解決危機的成本,得不償失!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