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力量

暢銷作家Malcolm Gladwell曾登上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在2014年,他出版了一本書《David and Goliath》,中文版為《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作者借用《聖經》的故事,帶讀者回到古巴勒斯坦的戰場上,看看牧羊少年大衞如何用一顆石子和一個機弦,擊倒了堪稱巨人的勇士歌利亞。內容是想說明強者未必強,弱者未必弱;並指出主流優勢並非一定會贏。其中,他這樣引述一段話:「我轉而回顧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強壯的未必戰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聰明的未必得財富,有學問的未必得人喜悅」。

      

若按照希伯來文化來解讀,意思大概是:跑得快,不一定好世界?強壯的不一定得第一?而有聰明智慧的,不等於可以升官發財;而有學問的人也不必定快樂。聽起來好像有點灰,亦跟社會鼓吹的「功利主義」、「成王敗寇」的思想大相逕庭。 事實上,我們一旦認知到人的時機、際遇並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而更能直面困難、活在當下。今天,每個人都在面對着一些看似堅不可摧的隱形巨人──全球的疫情、制度的局限、經濟的轉型等等,人們如何面對這些巨人,通常有兩類的反應。

 

美國衞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的心理學教授茱莉羅藍(Julie Norem),在《消極思想的積極力量》(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一書中指出,人的天賦性格有兩大傾向,可簡單分為「戰術性樂觀派」(Strategic Optimists)和「防衞性悲觀派」(Defensive  Pessimists)。前者通常表現積極、進取、自信,充滿正能量。至於悲觀派則容易感到焦慮、憂愁,凡事往壞處想。表面看來,樂觀派的人精力充沛、勇往直前,似乎可以去得較遠。但研究發現,結果乃在乎做些甚麼工作,例如後者從事分析、創作之類的工作,成就絕不遜色。

 

話說在一個擲飛鏢的實驗中,此兩組人的成績相若,換句話說,性格並不影響他們的表現。只是在擲飛鏢時,當背景播放輕鬆的音樂,樂觀派比悲觀派平均成績高30%;但換個場景,當他們被灌輸不能中紅心的想法時,悲觀派反比樂觀派平均成績高30%。因此,教授得出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就是悲觀派在心情較輕鬆、舒服的情況下,表現反而會失色。若以近期防疫的應變工作來說,我的猜想是,悲觀派在這些處境和壓力下,應該可以作出更嚴謹的規劃。所以,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覺得優勢代表一切,倒要知己知彼,自然能克服困境,迎難而上!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