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溝通 先要認識自己

不知道大家回想自己與別人溝通時,是否都會出現容易討好、缺乏自信、表達含糊、猶豫不決等毛病?重訪自己的成長經歷,是否都有這種被否定、未被體恤,甚至曾遭朋友排擠的經歷,以致失去表達自己的信心,影響與人相處的自信,動輒放棄個人需要?有時,討好一下對方,因時制宜,無傷大雅;但長久下來,很容易忽略了自己的內在需要。如果能及早提高意識,先認識自己,認識家庭對自己性情、待人處事的影響,能令自己活得自如,成為能接納自己,也能關顧他人需要及有責任感的人。

 

溝通能夠從心而發裏外一致,過程一點都不容易,先要有自我省察,留意自己的內在需要、感受、反應,能否敢於面對人際間的張力;同時也要關心別人的需要和留意情景的要求,適切處理衝突,這才能真誠連繫。希望當一步一步嘗試,願友誼能進深!若然希望自我認識,可考慮參加一些個人成長工作坊,平日也可多留意自己的行為表現。以下的反思問題可幫助你認識自己,鼓勵你寫下對自己的觀察,作為札記。當你重訪個人經歷,明白自己情況後,相信你也想能與人有流暢的溝通。

 

反思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習慣的溝通模式是怎呢?有否考慮以下因素?

 

1.情境:有甚麽責任等待我完成?我們討論的主題是甚麽?

2.自己:我的需要是甚麽?我要表達甚麽?

3.他人:別人的需要是甚麽?他想表達甚麽?你是否能自如地表達自己?溝通時感到彼此有交流嗎?與甚麼人溝通會令你感到困難或害怕?為甚麼?

 

(節錄自《就是要做自己——尋找成長路上的家庭烙印》)

梁燕雲 - 突破輔導中心高級心理輔導員,《就是要做自己——尋找成長路上的家庭烙印》作者

電郵:eacorp@breakthrough.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