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點燈?

最近,想起一則故事。話說一個漆黑的晚上,有位瞎子提着一個燈籠在路上走。鄰居碰見他,就好奇的問:「你是個盲的,為甚麼還要點起燈籠?」 瞎子回答說:「我自己當然用不着。這個燈籠是為了讓那些開眼的人看見我的。」──「讓別人看見」,這位失明的朋友太有意思了,他的心裏澄明,是真正的看見!

 

自年初病毒橫行,香港人迅速化身「蒙面」一族。一方面是源於當年SARS的慘痛經驗,明白戴口罩能阻隔病毒的傳播;另一方面就是長期的教育告訴我們,這樣做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也同時能夠更好保護身邊的人。說到這裏,有一個字閃過腦海,就是Altruism(利他主義)。美國社會心理學家C. Daniel Batson認為同理心是「利他主義」的最重要因素。而一般表現出助人性格和行為的人,通常都擁有較高的同理心、有一種公平的觀念、有社會責任感等。

 

記得早幾年,我服務的機構曾進行一個 「利他精神與公民參與」研究,訪問了超過一千名十五至二十九歲的香港青年,當中94%受訪青年認為「能夠為別人付出,是一種福氣」,近八成更願意為不認識的人爭取應有權益。面對利益抉擇,68%青年願意為幫助別人而犧牲自己利益。從調查結果來看,儘管青少年普遍對現況及未來感覺負面,但大部分青少年仍願意參與社會事務,可見利他精神有助建立公民的意識和參與。

 

公民參與是建立公民社會的基礎。惟在講求自我和個人權利的世代,很容易因不同意見產生爭議和矛盾,有時行動會失卻理性,甚或招致社會的撕裂。所以,培養良好的公民質素很重要,在為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兼顧不同持份者的需要。

 

2、3月間疫情爆發,口罩和防疫用品短缺,全城陷入一陣的恐慌。幸而,市民和不少服務基層的教會∕社區組織紛紛動員起來,實行資源共享。不少朋友們外出時,都會多帶幾個口罩,隨時與有需要的人分享。看見這些自發的行為,感覺就好像詩人Khalil Gibran 所說:「The smallest act of kindness, is worth more than the greatest intention.」有時候,助人往往等於「利己」,除可幫助有需要的人外,那份助人後的快樂更是無法媲美的。縱然我們都是「瞎子」,也不要忘記為別人點燈啊!

萬樂人

突破機構總幹事